•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年關到,電商火

2019-01-28 08:5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2019年1月,江蘇省海安市一物流快遞公司內,員工正在加班加點地分揀遞送春節年貨物品。

  資料圖片

  年關將至,線下各大超市、年貨市場紅紅火火,年味十足。同時,線上各大平臺以年貨為主題的購物節也“如約而至”。包括網易考拉進口年貨節、天貓年貨節、中國郵政年貨節等在臘八前後紛紛開啟。年貨節為電商平臺保持了強力的消費熱度,也讓指尖上的年味更濃。

  拜年“新三樣”

  隨著“90後”等習慣網際網路消費的人群逐步成為年貨消費的主力軍,電商模式正在改變年貨市場。近期多家電商平臺的大數據顯示,除炒貨、臘味、新衣服等“老三樣”外,潮流電子産品、智慧家電和新一代健康産品已成為年貨清單的必選項。

  “現在過年不會吃的喝的囤上一大堆啦,別説各大電商紛紛打出‘春節不打烊’的口號,就連門口的超市過年也開著,想吃什麼都是現吃現買更新鮮。”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蕊告訴記者,現在身邊朋友給親人拜年送禮物,選得多的反而是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智慧手錶等潮流電子産品。“今年過年我打算給爸媽換個大屏智慧手機,讓他們聊微信、看視頻、玩遊戲都更方便。給兒子買了一台Kindle(亞馬遜電子閱讀器),不傷眼。給舅舅買塊蘋果手錶,讓他在老年戶外騎行團裏當回潮人。”王蕊説。

  在湖北武漢工作的陳子怡則選擇給有高血壓的父親買個小米血壓儀。“這個血壓儀可以和我的微信綁定,只要爸爸在家測過血壓,結果馬上會顯示在我的手機上。父母年紀越來越大,讓他們保持身體健康是我最大的心願。”

  據阿裏健康數據顯示,2019年貨節期間,24小時動態心電記錄儀、智慧體溫貼片等健康管理科技産品以及體檢、醫美、口腔等醫療服務産品成交量增速明顯。京東年貨節的“爆款”,則是電腦、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設備等。蘇寧易購的年貨節中,平衡車、無人機等黑科技産品引領銷售潮流。

  “網購”年夜飯

  “過了臘八就是年”,年夜飯怎麼吃,不少家庭在琢磨。北京十里堡盒馬鮮生超市裏,人頭攢動,價格從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的半成品年夜飯受到消費者追捧,這個趨勢其實自去年就蔓延開來。據阿里巴巴2018年發佈的報告顯示,狗年年夜飯禮盒在2018年貨節期間成交人數增幅達217%。

  “我今年網購了一份800多元的年夜飯套餐,有12個菜,只要解凍加熱就能吃,非常方便。”江蘇姑娘鄧佳琪説:“這樣比去酒店吃更實惠,在家吃,更有年味。”

  雖然追求便捷,但消費者對年夜飯品質的追求卻沒有下降。除了網購半成品,“廚師到家”模式成為很多人的新選擇。“愛大廚”等幾款預約廚師的軟體上,名廚檔期基本約滿。“相比到飯店擁擠地吃飯,廚師到府更方便和安心。”在青島一家科研機構工作的孫開明説。

  從“臘月忙”,到酒店年夜飯,再到網上預定半成品菜肴或大廚到府,年夜飯的方式越來越多元。“變的是地點和方式,不變的是對好生活的追求和對中華年俗的傳承。”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説。

  買遍“五大洲”

  生鮮電商平臺迅速崛起,模式逐漸成熟,加速了將全球生鮮搬上國民餐桌的進程,進口水果、肉禽、水産成為國人過年期間餐飲消費升級的核心,智利車厘子、波士頓大龍蝦、紐西蘭長壽魚、加拿大北極參、越南黑虎蝦等都擺上了年貨餐桌。

  進口冷凍紅蝦、銀鱈魚、牛肉……在北京某網際網路公司員工陳鋼的購物車裏,已經塞了不少美食。“看到好的就扔進購物車,等挑好了再一起付款下單。”為了保證生鮮年貨的品質,電商們也是下了功夫。不論是全程冷鏈,還是“211限時達”“京準達”等服務,上午下單,下午就到貨,高效的物流服務能讓消費者下單更有底氣。

  鄭州姑娘李娜今年是第一次加入屯年貨大軍。趁著“年貨節”各種買贈,她買了大大小小15盒美國堅果禮盒,全部快遞回了老家。既是自家“囤貨”,也能當走親訪友的禮物。“省得大包小包拎得手發麻了,這些年貨估計比我還先到家。”

  同時,隨著冷鏈物流發展和電商渠道向鄉鎮拓展,更多鄉村居民也享受到“足不出戶買遍全球”的便捷。“俺們農村人”購買力爆棚,漂洋過海的洋年貨,買起來也不手軟。網上追“鮮”的生活,不僅是城鎮居民的常態,也成為鄉村百姓的時髦。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表示,“從年貨消費個性化、智慧化、精品化等特徵中可以洞察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各種新消費的發展將為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增加新動能。”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