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在波動中保持穩定

2018-11-08 16:30: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11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531億美元,較9月末下降339億美元,降幅為1.1%。外匯局相關人士強調,10月份外匯儲備規模下降主要是受到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導致外匯儲備估值變化的影響。

  “這種市值波動往往只是短期因素,並不意味著外匯儲備長期購買力的變化。”外匯局相關人士表示,我國外匯儲備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投資,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場波動影響。10月份,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蕩,美元匯率上漲、全球資産價格總體下跌。美元匯率指數從月初的95.1升至月底的97.1,上漲了2.1%,月度漲幅相當高。伴隨美元上漲,美債下跌,10年期美債利率從10月初的3.06%一度觸及3.21%,後回落至3.14%。

  受匯率折算及資産價格估值因素影響,10月份外匯儲備規模有所下降。外匯局相關人士表示,我國外匯儲備在投資過程中已充分考慮各類貨幣和資産之間相關性和購買力特性,通過多元化貨幣和資産擺布,儘量避免短期市場波動對外匯儲備資産長期購買力的影響。

  還有人擔心,外匯儲備規模下降是否與我國外匯市場供求有關,是不是大家都去換匯了?

  外匯局相關人士介紹説:“個人凈購匯在10月份環比和同比均回落,比較理性。”初步統計,10月份銀行結售匯僅有約30億美元的小額逆差,較9月份收窄80%以上。雖然近期匯率波動有所增加,但市場主體預期仍較穩定,交易行為保持理性,外匯市場秩序正常。同時,當前我國貨物貿易維持一定規模順差,外商直接投資繼續流入,為外匯市場供求平衡提供了持續、穩定的資金來源。“當前,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依然呈現雙向波動、總體穩定的發展態勢,沒有出現趨勢性變化。”外匯局相關人士強調。

  短期因素的影響終將消退,觀察我國外匯儲備數據更應看大趨勢。“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在波動中保持穩定。”外匯局相關人士強調,當前全球經濟金融運作面臨一些不確定性和挑戰,我國在應對上具有一些優勢。橫向比較,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我國政治經濟穩定的格局更加突出,改革開放的力度凸顯,巨大的市場潛力更有吸引力,這些是我國外匯市場總體穩定的基礎。縱向比較,近年來的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增強,提升了我國市場主體的適應能力,面對外匯市場形勢變化更加理性。同時,我國在應對匯率變化上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充足的政策工具,可以更加靈活地發揮宏觀審慎調節作用。(經濟日報記者 陳果靜)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