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臺灣兩地學子同臺創作情意濃

2016年07月20日 10:07:11    來源:溫州都市報    

  ——浙工貿聯合舉辦第三屆兩岸青年創客工作坊活動二三事

  “溫州、臺灣,兩地學生以後會有更多愉快合作的機會,我期待著。”這是臺灣中原大學的李亞儒同學在自己社交平臺上留下的話。參加了在溫州舉辦的為期8天的第三屆兩岸青年創客工作坊活動之後,幾天前她回到臺灣。對李亞儒來説,此次溫州之行是專業上的學習之旅,也是友誼的建立之旅。特別是她的隊友——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楊麗媛善於思考、奮于挑戰的作風給她。

  第三屆兩岸青年創客工作坊活動是第二屆海峽青年創新創業季系列活動之一,由市臺辦、市經信委和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主辦,溫州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浙江創意園和溫州風險投資研究院協辦。

  臨行前一天,李亞儒在社交平臺上發佈了自己的行李箱照片,表達了心中的期待。與此同時,在溫州焦急等待的還有李亞儒的隊友,就讀于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動漫設計專業的學生楊麗媛。“我們在6月底通過網路進行抽籤、組隊,還沒有太深入的交流,不知道臺灣的大學生會不會和我們有很多不同。”

  第三屆兩岸青年創客工作坊活動吸引不少學生參加:有臺灣師範大學、臺北科技大學等10所臺灣高校的65名大學生,還有浙江大學、中國美院、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大陸高校的65名大學生。楊麗媛説,這次參加活動的130名學生被混編為13組,每組有5名臺灣大學生和5名大陸大學生,我們要聚焦溫州主要産業和智慧健康産業兩個主題,接受相關企業提供的技術指導和培訓,通過團隊協作,設計出具有市場性、科技性、創新性的産品,通過評委評選産生最後的贏家。

  這是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第三次舉辦兩岸青年創客工作坊活動,有了前兩次的經驗與基礎,本次活動不僅在人數上翻了倍,更凸顯了兩岸青年在創客創作中的深度融合。“因為是兩岸青年混編組合,所以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增進了解和認同,這樣才能設計出好的作品,這樣混編制度也體現了工作坊合作共用的活動理念。我在自己的學校裏參加這樣的活動,算是主場作戰!”楊麗媛笑著説。

  合作 5天設計出智慧隱形眼鏡盒

  此次李亞儒參與設計的是智慧隱形眼鏡盒icase的設計製作,在原本眼鏡盒基礎上加入科技元素,內置電子設計,讓其擁有設置時間的功能,蓄電更長久,同時擁有USB充電功能,避免浪費,帶給用戶健康的生活理念。“剛開始想不出做什麼好,後來發現我們這組隊友大多近視,經常戴隱形眼鏡,卻老是忘記剛開封使用隱形眼鏡的時間,以致超期使用,於是我們就考慮設計一個能提醒使用時間的隱形眼鏡盒。”

  確定了想法之後,他們就開始設計問卷調查表,通過問卷來分析這款産品是不是具有可行性。楊麗媛説,從回收的問卷結果來看,很多人的問題和我們一樣,於是就開幹了。這次活動時間非常緊張,每個人都在爭分奪秒,我們往往從早上8時幹到晚上10時,不少參加活動的隊伍還通宵趕工。

  在李亞儒看來,大陸學生有著很強的創造力。“我們團隊一共有5位大陸的小夥伴,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很強,而且我發現大陸的同學非常善於思考和表達觀點。”

  對此,楊麗媛解釋:“我們學校很注重學生創新創業這方面的培養,大一開始就開展創業普及教育。比如面向具有創業意向的學生開展‘2+1’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被選中的學生可以進入‘2+1’創新創業班學習,實行創新創業學分替換,面向有創業項目的同學開展創業孵化幫扶,有創業項目的學生進入大學生創業園、三大園區和專業實訓場所進行創業孵化,配備創業導師。在這種氛圍的潛移默化下,我們學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很強,我自己本身也會很關注創業方面的資訊。”楊麗媛還表示,相比于大陸學生,臺灣的學生動手能力更強,值得自己學習。

  成果 7組設計作品登臺亮相

  楊麗媛説,從6月的相識到7月面對面頭腦風暴、創意設計、模型製作、産品商業策劃書編制、製作ppt……這些讓參加活動的團隊進行了密切合作。在這一過程中,兩岸一脈相連的文化背景為我們的交流提供了基礎,而不同的處世方法與思維概念,則給我們雙方提供了相互學習與借鑒的機會。

  參加活動的團隊經過7天的緊張準備和創作,7組設計作品從13個項目中脫穎而出,在成果彙報會上亮相,智慧隱形眼鏡盒icase名列其中。同時晉級的還有既是積木又可以規範兒童書寫的字繪燈,還能變身投影儀的3D列印機,能電子語音提醒的智慧戒煙盒等項目。

  經過激烈競爭,在本次活動中,字繪燈、印象3D列印筆和投影機獲最佳創新獎,智慧戒煙盒、福碟鹿城獲最佳創意獎,智慧寵物用品套裝、DU-Bag智慧背包、智慧健康隱形眼鏡盒獲最佳創客獎,還有6件作品獲最具潛質獎。李亞儒説:“這個獎項是我們那麼多天努力的成果,也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評委組組長、浙江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柴春雷教授表示,本次活動中,眾多作品令人眼前一亮,有的蘊含了濃厚的文化氣息,還有的包含了豐富的課題元素,部分産品與産業化非常接近。該項活動有利於培養優秀創新人才,促進溫州創意産業的發展。

  7月14日,李亞儒和臺灣的同伴結束了此次溫州之旅,“以前總覺得大陸離我們很遠,現在才知道大家沒什麼不同。”邀請溫州的小夥伴去臺灣旅遊也是他們的心願。楊麗媛甚至把臺灣之行提上了日程:“一直很想去臺灣,現在又多了一個理由。我會和我們小組成員一起去臺灣,到時候肯定要讓他們帶我們好好玩玩!”楊麗媛還説,雖然他們已經回臺灣了,但是這幾天我們的群裏還是很熱鬧,一直在聊天,我們互相交換了社交平臺的賬號,以後可以通過網路第一時間收到他們的消息。“溫州和臺灣的飛行時間只有53分鐘,希望他們常回溫州看看。”

  背景 溫臺交流合作日漸密切

  據了解,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一直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創新創業工作。2014年、2015年連續舉辦兩屆兩岸大學生低碳設計創客工作坊。2015年,市臺辦與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共建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並成立了“兩岸青年創客聯盟”。該創業就業服務中心為臺灣青年在浙江創業提供就業資訊、培訓、輔導和幫扶等服務,2015年,共有600多名臺灣高校大學生接受創業培訓。

  以加強兩岸青年交流、推動創客文化傳播的青年創客工作坊活動,只是近年來我市增進對臺交流的一個縮影。

  去年,市臺辦聯合市招才局、市財政局、市金融辦等7家單位制定出臺《溫州市扶持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優惠政策》,十項優惠措施為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提供政策護航。臺灣青年“築夢溫州創業創新”聯誼會、“海峽青年雙創智庫”的建立,為溫州引進臺灣高層人才開闢了新的渠道。

  另悉,上周啟動的“築夢溫州”第二屆海峽青年創新創業季活動從本週開始持續到9月份,共有16個子活動。活動由溫州市臺辦、溫州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主辦。本季活動突出創新創業、文化尋根、共融共贏三大主題。第三屆兩岸青年創客工作坊就是本屆海峽青年創新創業季活動的首個活動。

  溫都記者 姜瑾瑾 通訊員 戴冕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