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春之歌更嘹亮

2016年06月15日 11:29:00    來源:新疆日報    

  ——關注南疆富余勞動力就業係列報道之三

  6月的新疆烈日炎炎,和田霸麗穆商貿有限公司內更是熱火朝天,校服、民族服裝、艾德萊斯絲綢等各條生產線正在加緊生產。“我們去年實現產值3000萬元,今年計劃實現6000萬元。”公司董事長烏布力艾散·烏布力喀斯木底氣十足地說。

  烏布力艾散·烏布力喀斯木的底氣來自自治區短平快項目800萬元的資助,憑著這800萬元,公司進行了設備更新和職工培訓,企業生產力得到大幅提升。

  近年來,我區以大中專畢業生、下崗失業青年、城鎮新增青年勞動力和農村青年富余勞動力為重點群體,以推動和服務各族青年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為根本出發點,從觀念引導、創業培養、就業幫扶、技能提升、資金扶持、綜合服務等方面入手,大力推進全區青年特別是南疆青年就業創業。

  正如烏布力艾散·烏布力喀斯木一樣,南疆一大批創業青年在自治區各類優惠政策的扶持下,正在茁壯成長,羽翼日益豐滿。一曲曲嘹亮的青春之歌在南疆大地唱響。

  搭建創業平臺

  “通過參加自治區舉辦的青年創業大賽,我們公司的知名度提升了。去年下半年,我相繼被選為阿克蘇創業者協會會長和阿克蘇地區民族貿易商會執行會長;今年5月底,我還被選為阿克蘇市政協委員。”雖然第四屆新疆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二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已經過去半年多了,但談起參加創業大會的收獲,阿克蘇友好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麥爾旦·喀米力依然難內心的激動與喜悅。在這次比賽中,他獲得了二等獎。

  麥爾旦·喀米力的公司從事汽車維修、裝潢、保養等一體化服務。雖然效益不錯,但企業管理不規范令他頗為頭疼。在比賽過程中,麥爾旦·喀米力有幸遇到新疆財易通企業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黎作為自己的導師,“歷時半年的比賽中,李黎給我講解了很多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我收獲很多。” 麥爾旦·喀米力說。

  更重要的是,麥爾旦·喀米力結識了很多朋友以及同行,為他帶了不少合作機遇。去年10月開始,他跟烏魯木齊和伊寧的兩個同行開展合作,開辟了優質貨源,每月銷售量和利潤均提高10%左右。

  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就是自治區打造的青年創業平臺之一。除了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自治區打造的青年創業平臺還有“新疆青年創業就業服務周”係列活動、新疆青年創業項目庫、“共青團眾創空間”、新疆青年創業社區、新疆大學生創業服務中心、創業導師團等。

  通過這些平臺,實現了項目與資金的對接、創業者與消費者的對接、創業者之間的對接、創業者與市場的對接、創業者與導師的對接,大大激發了全區青年,尤其是南疆青年的創業熱情、創業信心和創業動力。

  提供資金支持

  80後買買提努爾·克德庫力是阿圖什一位聾啞殘疾人,身殘志堅的他于2013年5月成立阿圖什市無聲世界民族手工藝品有限公司。和大多數創業者一樣,創業之初資金短缺是他面臨的最大難題。

  來自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殘疾人聯合會的10萬元資助款以及自治區團委無償資助青年創業項目的1萬元資金,讓他絕處逢生。兩個月前,克州殘疾人聯合會給他發放了10萬元項目資金。拿到錢,他立即投資辦了一家食品加工廠,目前廠子正在裝修,一個月後就可以投入生產了。

  好事成雙。6月初,買買提努爾·克德庫力又得到了自治區團委1萬元的青年創業項目資金。用這1萬元錢,買買提努爾·克德庫力購買了5臺縫紉機,招收了5名工人,擴大手工藝品生產規模。每天可以多生產服裝20件,多創收六七百元。

  “得到政府的幫助,我們非常感激、非常開心。我們一定繼續努力,多為殘疾人創造就業機會,讓更多殘疾人也像我們開心快樂!” 買買提努爾·克德庫力的妻子說。

  資金是制約青年創業的最大瓶頸。為此,我區千方百計幫助青年人化解創業瓶頸,放飛創業夢想。新疆青年創業就業援助金橋行動、“青年創業就業行動”試點,探索“政銀保”合作的新模式,依托新疆青創基金會成立青年創業基金,解決全區尤其是南疆地區青年創業資金難題。這些援助,有來自政府部門的無償資助,有來自創業基金的小額無息貸款,也有與創業投資機構的資本合作。

  做好創業服務

  為創業青年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是決定青年創業成敗的關鍵,也是政府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葉城縣“萬名青年創業行動”就是我區為青年做好創業服務的典型。

  葉城縣依提木孔鄉依提木孔村村民阿不都熱合曼·阿不來提及就享受到了優質服務。全縣啟動“萬名青年創業行動”後,依提木孔鄉依提木孔村積極響應,共建設6間“十小工程”店鋪。

  阿不都熱合曼,21歲,家里4口人,曾在食堂學習過烤肉,靠打零工維持家用,村里建起“十小工程”店鋪後,阿不都熱合曼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阿不都熱合曼通過審核順利地拿到了一間16平方米政府免租一年的店鋪,一家人做起了烤肉生意,現在每天收入最高時超過200元。

  與此同時,阿不都熱合曼也為自己理了一個精神的短發,用他自己的話說:“從‘頭’開始,修剪一家人美好的未來。”

  自2015年5月份葉城縣“萬名青年創業行動”啟動以來,葉城縣以自治區300萬元創業資金為基礎,整合本縣資源投入啟動資金1000萬元。葉城縣採取送教入村的方式分批對“十小工程”店鋪經營者進行技能、法律知識等培訓,激勵、引導更多有志青年闊步走向自主創業。在店鋪經營方面,葉城縣及時制定督查方案,由村黨支部書記、村團支部書記、村警等組成專項小組,對店鋪衛生、營業時間等方面進行規范管理。 目前,“十小工程”工作初見成效,在70個試點村帶動下,全縣165個村進行了“十小工程”店鋪建設,125個村1065間店鋪投入使用,直接帶動1600余人就業。

  正如葉城縣一樣,全區尤其是南疆地區各級政府,圍繞創業觀念教育引導,突出抓好青年就業創業宣傳;圍繞提升就業服務能力建設,突出抓好青年就業服務;圍繞提升創業技能,突出抓好青年培訓服務,全心全意為青年創業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本報記者 王永飛)

編輯:黃鳳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