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創空間專業化 讓創新更多服務於實體經濟

2016-02-23 08:39:00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政府對於創業創新的支援政策不需要過多過細,只需要滿足穩定強、有彈性、易執行的基本條件即可。在未來的雙創工作中,政府應切實轉變思維方式,重點扮演規範市場環境的角色,逐步減少對各個創新領域的干涉,讓企業成為真正獨立的企業。讓市場來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與以往普惠性的雙創支援政策不同,此次《意見》重點在於促眾創空間向專業化發展,通過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的轉化,來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新動能。

  專家表示,創新應服務於實體經濟,專業化的眾創空間可更好地將創新與實體經濟緊密對接。同時,創新本屬於市場行為,由企業來供給、市場去調節。因此,政府對於創業創新的支援政策不需要過多過細,只需要滿足穩定強、有彈性、易執行的基本條件即可。在未來的雙創工作中,政府應切實轉變思維方式,重點扮演規範市場環境的角色,逐步減少對各個創新領域的干涉,讓企業成為真正獨立的企業。讓市場來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眾創空間專業化

  自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全國各地對雙創的支援政策數不勝數,創業創新的熱潮也愈演愈烈。有數據顯示,2015年新的市場主體大量涌現,平均每天有1.2萬家市場主體誕生,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超過2500余家,同時創業渠道在就業中的佔比也逐步增加。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産業司副巡視員沈竹林在此前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當前我國新興産業佔GDP的比重已達到了8%,雙創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新的市場主體的成立給整個經濟注入了極大的活力。

  此次,國務院再次對發展眾創空間進行研究部署,旨在促進眾創空間向專業化發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低成本、全方位、專業化服務,更大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的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新動能。

  《意見》提出,要通過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創客等多方協同,打造産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眾創空間,吸引更多科技人員投身科技型創新創業,促進人才、技術、資本等各類創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效整合,推進産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服務創新創業的能力和水準。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義平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創新創業行為往往隨著市場選擇和價值導向來推進。與商業模式的創新相比,實體經濟的創新層次更高、程度更深、影響更大。因此,創新更應該服務於實體經濟,專業化的眾創空間則可更好地將創新與實體經濟緊密對接,為二者提供更為完善的服務平臺。

  李義平認為,創業創新在供給方面的調節作用是非常大的,通過創業創新而培育出的新業態、新産業具有推動經濟發展的新活力。此次提出將眾創空間專業化,用以推進實體經濟發展,從某種程度上看既是其他國家的經驗之談,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

  事實上,當前市場上還存在著一些産業難以找到技術的創新突破口,許多企業雖然擁有高新技術卻難以找到産業化的突破口的現象。專業化的眾創空間則可通過推進産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實現産業技術相互配套,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意見》也表示,將在十大産業領域重點發力,包括電子資訊、生物技術、現代農業、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醫藥衛生、文化創意和現代服務業等,並針對産業需求和行業共性技術難點,在細分領域建設眾創空間。

  政策支援體系化

  《意見》指出,要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實行獎勵和補助政策,落實促進創新的稅收政策,引導金融資本支援,支援科技人員到眾創空間創新創業,調動企業參與眾創空間建設的積極性,促進軍民技術雙向轉化。

  從政策目的看大體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降低眾創空間建設和運營成本,調動建設主體的積極性;第二類是為眾創空間中的創新創業者提供精準支援。

  例如,一方面採取補助、獎勵、加速折舊、進口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企業、高校、院所加大對眾創空間場所設施、儀器設備等的投入。另一方面通過科技企業孵化器稅收優惠、改進國有企業業績考核、軟硬體設施補貼等方式,調動企業、院所、高校參與眾創空間建設的積極性。

  在精準支援方面則是通過國家科技計劃和政策性引導基金,對優秀創業團隊和重點項目進行支援,對眾創空間投入的、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保留到眾創空間創新創業的科研人員的人事關係、探索完善創新成果收益分配製度等。

  此外,科技部副部長陰和俊還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國家高新區也在推動雙創和眾創空間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即通過自創區和高新區在聚集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上的優勢,為眾創空間提供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企業孵化、智慧財産權、法律諮詢、科技諮詢、科技金融等服務,使眾創空間能夠更好地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

  總之,《意見》表示將充分利用現有創新政策工具,挖掘已有政策潛力,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形成支援眾創空間發展的政策體系。

  李義平認為,以政策支援眾創空間向專業化發展,從某方面來看,的確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為其再添新動能。但同時也要注意,扶持向來不是創新的必要手段,創新本屬於市場行為,由企業來供給、市場去調節。因此,政府對於創業創新的支援政策不需要過多過細,只需要滿足穩定強、有彈性、易執行的基本條件即可。

  李義平表示,在未來的雙創工作中,政府應切實轉變思維方式,重點扮演規範市場環境的角色,逐步減少對各個創新領域的干涉,讓企業成為真正獨立的企業。即,允許“千奇百怪”、切莫輕易支援,應讓市場來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