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學創業會不會出現“井噴”

2015-12-22 11:09:00    來源:光明日報    

  日前,教育部就修訂《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版“規定”中,大學生不僅可以休學創業,創業成果還可以折抵學分,並且學校可以實施彈性學制和靈活的學習制度,放寬學生學習年限。沒有了失去學業的後顧之憂,休學創業會不會出現“井噴式”發展呢?

  方便學生創業,但不至於“井噴”

  全國青年就業創業教育優秀導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校長李家華説:“這一政策會方便一些學生創業,但是不至於出現井噴現象。我國大學生創業比例還很低,創業成功比例也很低,目前所謂大學生創業,很多是學生在做一個創業項目,但是真正創業的並不多。而且社會創業文化氛圍也剛剛形成,就算一個學生想休學創業,可能也難以説服父母同意,甚至老師也未必會鼓勵他這麼做。社會保障體系也不完善。”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高教室主任馬陸亭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表示,新“規定”中將允許學生休學創業的許可權放到高校,各高校的具體實施辦法會盡可能寬鬆,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方便。“實際上,已經有高校在這麼做了。高校會進一步推動這項工作。”

  但要真正鼓勵大學生創業,李家華認為應該出臺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創業細則”,調查大學生創業真正所需是什麼,給大學生更有效的支援,同時完善保障政策等基礎環境,思考大學生如果創業失敗,能給他什麼支援,讓他不至於一無所有。

  休學創業對傳統學習制度提出挑戰

  依據新“規定”,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學生可以休學,分階段完成學業。學校可以實施彈性學制和靈活的學習制度,放寬學生學習年限,支援學生休學創業,並簡化審批程式,可採取先休後批或備案制。休學次數和期限由學校規定。

  “這是個很好的變化。”馬陸亭説,“我國高校實行學分制好多年,但是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分制。這一改革,會對整個教學制度帶來影響,會改變以往相對僵化的學習制度,也更符合國際潮流。”

  李家華説:“這對傳統教育方式是一個挑戰。現在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增多,新知識也層出不窮,高校系統的學習方式有優勢,但是也相對滯後。創業需要創新,是一種商業行為,需要了解最新的東西,了解市場最現實最迫切的需求,學校很難有一個完整的平臺教學生這些東西。彈性學制給了學生更多實踐機會和可能。因為知識不等於能力,但是參加一個具體的項目,具體做事,可以歷練能力。這種歷練對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不管他是不是準備創業。”

  創新創業記入學分還需落實細則

  依據新“規定”,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勤工助學、創新實驗等活動以及自主創業、發表論文、獲得專利等可折算為學分,記入學習成績。

  對於這種變化,我們可以預期收穫什麼?“這是一個積極的變化,學分代表了你的成長和能力,學校也會為學生創新實踐提供更多可能。”馬陸亭説。

  而李家華對此並沒有太樂觀,“現在高校學生課太多了,專業課排得滿滿的,課程作業都做不完,能有多少時間去開展一個項目?而且規定界定不清楚,哪些活動可以記入學分?哪些不可以?哪些算創新?哪些算創業?界定不清楚,很多政策實際落實難以到位。比如現在出臺了很多支援大學生創業的服務政策,但是實際上學生要註冊一個公司還是非常困難,比如註冊公司需要一個固定地址,宿舍不可以吧,用學校的地址需要學校擔保,這就很困難了。”

  微創業最好自己找錢,但成功的關鍵還是人

  此前,國家助學貸款申請僅限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此次規定取消了這一前提條件,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申請助學貸款。對於家裏已經準備好學費的學生,貸款讀書,學費是不是可以用來微創業試水?“創業是商業行為,應該自己去找錢。”李家華説,“而且,認為大學生創業主要問題是缺乏啟動資金是一個誤區。現在有很多風投、專項資金,學校也有扶持基金等。大學生創業主要問題是團隊。資金是表像問題,團隊是核心問題。很多草根創業獲得成功,也有很多有資金的人砸錢進去但失敗了。關鍵因素是人。”

  李家華和馬陸亭一致認為,這項政策最大的意義在於對學生成長有利。“學生通過貸款完成學業,能培養他的自立,獨立性和責任感。”馬陸亭説。(記者 李玉蘭)

  

編輯:李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