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創新創業風潮 助推蕪湖轉型升級

2015-11-16 09:22:00    來源:蕪湖新聞網    

  □ 本報記者 王磊

  從設立之初0.5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到今天121.68平方公里的廣闊空間;從最初雞犬之聲相聞的農田荒野,到今天常住和就業人口超過20萬的産業新城……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僅是蕪湖經濟發展的引擎,也見證著蕪湖人創新創業的汗水和收穫。站在“十二五”末回望22年春華秋實,經開區站到了再出發的新起點。

  産業夢想起步,撐起江城工業半壁江山

  沿著經開區的主要道路驅車而行,奇瑞汽車、海螺型材、長信科技、美的電器、德豪潤達、鑫龍電器……一大批響噹噹的知名企業闖入眼簾,一輛輛運輸車川流不斷,物流繁忙。誰又能想到,20多年前這裡還只是一片荒地。從創辦的那天起,經開區的蕪湖人,就已經走在了創新創業的路上。

  時間拉回到1990年4月,黨中央作出“開發浦東”的戰略決策之後,安徽省委省政府旋即作出了“開發皖江,呼應浦東”的戰略佈局,並確定蕪湖作為皖江開發開放的重點和突破口。蕪湖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率先於1991年自費興辦經濟小區,打下了蕪湖産業強市的地基。隨著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激活了一江春水,蕪湖人自建開發區的路子開始得到關注和認可。1993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享受沿海開放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優惠政策。它不僅是安徽省第一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我國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這段看似簡單的探索在當時卻充滿冒險精神,甚至還引發了全市上下要不要自辦開發區的大討論。“開發區成立之初只有十幾家企業,一切都是摸索著往前走。”蕪湖經開區管委會一位負責人介紹説。經過20多年的艱苦創業,這個彈丸之地發展成為集聚2000多家企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超1000億元的現代化産業新城。

  隨著一批龍頭企業相繼落戶,其帶動效應引領經開區步入産業集聚發展的“春天”。1998年美的空調項目落戶,30多家配套企業紛至遝來,家電産業形成規模;1997年成立的奇瑞汽車也在2001年之後呈現爆髮式增長,帶動汽車及零部件産業漸成氣候;海螺型材、鑫科材料、精誠銅業等一批骨幹企業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陸續入駐,使新材料産業風生水起、經開區的支柱産業呈現“三柱擎天”之勢,對全市規模工業增長的貢獻率一度高達81%,撐起了江城工業的一片天。

  驅動內涵式增長,“二次創業”邁向産業新城

  縱觀20多年蕪湖經開區的發展史,正是蕪湖人拼搏進取的創業史,其所代表的創新文化,也引領著這座城市不斷躍升。以經開區為載體,蕪湖的工業“脊梁”漸漸堅挺,全市經濟總量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全省第9位一路扶搖直上,2008年躍升為全省第2位,經濟增速連續5年保持全省第一。

  “經過20多年的産業積累,經開區已從規模式增長進入內涵式增長階段。我們不再只盯著項目規模,而是瞄準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産業前景好的優質項目。”經開區管委會負責人説。近年來,通過創新體系建設,經開區一方面加快傳統優勢産業升級,一方面聚焦發展光伏光電、觸控顯示、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現代生産性服務業,把經開區建成以戰略性新興産業為主體的高端産業集聚區。隨著大陸汽車電子、三安光電、德豪潤達、東旭光電、信義電子玻璃、長信科技、中興智慧科技産業園、龐巴迪城市軌道交通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投産或加快推進,以及教育、醫療和基礎設施配套的不斷完善,經開區正邁向宜業宜居的現代化産業新城。

  如今,經開區集出口加工區、汽車電子産業園、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和外貿碼頭六個國家級發展平臺于一體,已投産企業2600余家,擁有世界500強企業27家、國內上市公司56家……聚木成林的強大動力,引領經開區邁開大步,走上轉型升級的新征途。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