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 廣州5年穩居百城第二

2015-10-14 09:21:00    來源:廣州日報    

廣州創新創業環境連續5年位居百城第二位。廣州日報記者蘇俊傑 攝

  榜單由清華大學啟迪創新研究院發佈 廣州4項指標位居第一

  文/廣州日報記者謝綺珊、羅樺琳、徐海星

  近日,由清華大學啟迪創新研究院調研評定的區域創新創業軟環境權威榜單——2014年度《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排行榜》正式公佈,廣州憑藉在8個單項指標中斬獲4項第一的成績,繼續在我國內地100個地級以上城市(不含直轄市)中的排名第二位。

  據悉,此次是清華大學啟迪創新研究院連續第五年發佈《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排行榜》和《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研究報告》,廣州也是連續5年佔據榜單第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榜單圍繞八項一級指標展開統計,廣州市有4個一級指標得分第一,分別是産業發展、人才環境、 仲介服務、金融支援。

  撰稿人解讀

  廣州創新基礎和創新環境全國領先

  昨天,清華大學啟迪創新研究院《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研究》課題組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創新型國家建設過程中,企業是主體,城市是載體,環境是關鍵。“研究成果旨在為企業投資、個人(團隊)創業和地方政府促進科技創新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課題組表示,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改善集量變與質變于一體,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進行長期的關注與跟蹤研究。在全國100個地級以上城市(不含直轄市)中,廣州的主要優勢明顯。廣州的創新基礎和創新環境全國領先,廣州的人才資源較為突出,市場環境穩定,城市創新知名度不斷提升。與去年相比,廣州在總排名中保持不變,這也是歷年榜單中,廣州一直保持的位置。

  課題組分析,在政府支援方面,財政支援和政策扶持等驅動因素提升了廣州市的創新創業環境。2014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內支出1434.26億元,增長3.5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內支出”指標排名穩居第二位。

  在産業發展方面,廣州産業基礎雄厚,産業結構不斷優化,2014年第三産業佔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6.6%上升為57.3%,第三産業無論在産值還是佔GDP的比重上均高於其他城市,形成了以商貿會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文化創意、商務與科技服務等五大産業為主導的服務業體系。

  此外,廣州人才環境較為突出。廣州擁有一大批國內知名的高等院校,教育發展水準位居全國前列;2014年末,全市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7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0人;擁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7家,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11家;擁有國家工程實驗室11家,省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別有246家和247家。

  不過,課題組表示,廣州在研發環境和發明專利授權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間。

  指標分析

  財政與政策扶持提升創新創業環境

  在政府支援方面,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廣州財政科技投入也不斷增加,2014年,廣州地方財政科技支出64.4億元,同比增長 18.8%。與之相對應的“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佔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指標排名也從第 14 位上升至第 13 位。

  近年來,除財政投入之外,廣州市還圍繞促進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眾創空間建設等,出臺系列政策法規,為創新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制度環境。

  報告還指出,廣州先後出臺《廣州市科學技術經費投入與管理條例》、《廣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等政策,引導全社會加大研發經費投入,表明廣州市高水準、高品質的科研成果正逐步增多,隨著廣州市近年來不斷強化産學研合作,未來一段時期科研水準和能力將得到大幅提高。

  廣州城市創新創業環境的優勢也在一些指標中體現,廣州“新成立企業數”、“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兩項指標分別排名第1和第3,“新成立企業佔企業總數”、“高新技術産業産值/ 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分別排名第11和第26,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值得注意的是,廣州“新成立企業佔企業總數”排名較去年上升了 55 位,升幅巨大。

  廣州市社科院軟科學研究所所長張賽飛認為,廣州在創新創業軟環境上,最明顯的優勢有五點:首先是規模效應,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人口多,經濟總量大,城市集聚效應明顯;其次,廣州經濟發展水準高,每人平均消費水準高,因此市場需求也比較大;再次,廣州的服務業發達,産業配套能力強;第四,廣州高校林立,人才供給充裕;最後,近幾年來,廣州的孵化器發展很快,也越來越完善。

  張賽飛指出,廣州還有兩點有待提高:一是技術創新動力有待提高,“科研院所很多,但産品轉化的動力不足”;二是金融市場的發育還有待完善。

  廣州部分單項指標排名

  新成立企業數排名第一

  高新技術産業産值排名第三

  2014年全社會R&D(研究與開發)投入351億元,排名第三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兩項指標均排名第一

  上市企業總數排名第三

  “仲介類企業”指標排名第一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名第一

  技術合同交易額213億元,排名第四位

  創新關注度排名第四

  每萬人註冊商標數量排名第二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