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可換學分高校創客出沒

2015-09-18 09:03:00    來源:廣州日報    

  廣工舉辦一年一度的力學建構大賽。

  廣東近1/3高校設立創業學院

  嶺南創客

  編者按:“大眾創新、萬眾創業”,高校是創新創業的重要主體之一。在廣東,有近40家高校成立創業學院,大學生創業也已成為話題“風口”。以“創客”為代表的創新觀念日益深入人心。本報與廣東工業大學開闢“嶺南創客”專題,將目光投向廣東高校中的創客們,為創新創業加油。

  廣東工業大學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內,早上9時,這個1300多平方米充滿朝氣的辦公室就響起了劈裏啪啦的鍵盤聲,此起彼伏的討論聲……據統計,紮根在該基地辦公的團隊有76個,其中不乏獲得百萬級融資的潛力企業。廣東工業大學給予入駐基地的團隊“六免”優惠——場地、水電、網路、設施、指導、服務全免費。不僅如此,基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邀請創業校友和企業家,與基地團隊面對面交流、手把手對接。“我們實現了‘拎包創業’,我們還要鼓勵‘抱團創業’。”

  廣東工業大學的創業氛圍只是廣東高校的一個縮影。暨南大學築起大學生“眾創”平臺,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有了創新創業學院,韓山師範學院裏成立潮州青年創業學院,教育物聯網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落戶廣東理工職業學院。 廣東省教育廳最新數據顯示,125所省內高校中,有35所設立有創業學院,加上未統計的10多所高校,全省設立創業學院的高校接近40所。這意味著,廣東近1/3高校都專門設有創業學院。

  文/廣州日報記者徐靜

  實習生李思穎

  通訊員黃華利、詹勇

  廣東已經約有40家高校設立創業學院,佔省內高校總數的1/3,與此相伴的是,廣東高校中的知名“創客”屢屢出現,他們成為這個時代創業風口中的佼佼者。廣東已嘗試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多所大學也已探索用創業替代學分,以此對學生加以鼓勵。

  廣東知名創客多

  2009年,華南農大將就業指導課、職業生涯規劃課、職業素養與能力提升以及創業課列入必修課,成為廣東省首個將職業規劃和創業課列入必修課的高校。

  記者獲悉,該校創業學院目前有4位專職老師,每個大學生創業項目採用“雙導師制”,校內導師為指導老師,校外導師為相應領域的創投,“力求用市場的杠桿把項目團隊和創投進行捆綁。”華南農業大學創新創業學院辦公室副主任林鑽輝説,華農最近新成立的創客空間,邀請省內高校知名團隊進駐,同時配套的是20多家風投公司,讓學生創業在起步階段就能有精確的方向。

  在廣東,知名高校學生創業不乏其人。國內移動廣告商有米傳媒創始人陳第,廣州九尾資訊科技公司CEO王銳旭,“口袋兼職”的創始人張議雲,這些“80後”甚至“90後”們已經開始在創業領域嶄露頭角。

  廣東財經大學在2012年成立創業教育學院,至今已經有三屆畢業生。“我們每屆從全校學生中選拔50人,除了筆試成績,還要通過專家組面試。”該校副校長杜承銘表示,“關鍵是要看學生有沒有創業潛質。”

  創業免修相關課程

  截至2014年9月1日,廣東省高校應屆畢業生自主創業人數比2013年同期增加6.35%。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指出,大學生創新創業氛圍仍未完全形成,創業比例仍然比較低,就業指導教師隊伍依舊不穩定。他表示,要推動大學生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排頭兵。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開設創業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同時,鼓勵高校聘請創業成功者、企業家、投資人等校外專家學者兼職創業導師,對創業學生實行一對一指導。此外,落實工商註冊、稅費減免、融資服務和財政補貼政策。

  廣東工業大學已在積極探索。最近,該校電腦學院8名不同年級的學生,帶著自己的各種創新創業實踐經歷、成果證明,來參加課程免修答辯,通過由學院教授組成的評定答辯組的審核,他們將可免修創新創業實踐所對應的相關課程,並獲得創新創業實踐學分。其他提出申請的學生,學院會根據他們創新創業實踐體現出來的實際能力情況,給予課程緩考、免聽、認定創新創業學分、相關課程加分等激勵措施。

  事實上,廣東工業大學各學院都在進行此類答辯,是國內首批通過落實到課程的制度獎勵解決學生創新創業的後顧之憂,從而激勵創新創業的大學生。

  創業學院

  創業學院有實體和虛體之分。虛體以孵化創業項目為主,實體則是以學生培養為主,兼孵化創業項目。中山大學創業學院學生有自己所在的專業,創業訓練則在創業學院完成。廣東財經大學創業學院則是全日制學院,學生要接受系統的創業課程學習,每門課都有正常學分。授課的老師除個別學院採取專職教師獨立編制外,多數為本校相關專業教師兼職。

  對於學生培養,不同學校的創業教育培養模式有所不同,但記者發現多有面向全校的通識創業教育,可必修也可選修。如果想要接受更為深入的創業教育,還可參加創業班,但要通過學校的面試、筆試、比賽等選拔。

  個案

  用時兩年半

  研製強晶片

  廣東工業大學有學生將目光投向晶片研究。廣工學生曹鼎所在的團隊一共有20人,他們研發的高性能的晶片,可以用在電力和通信同步上;還可以安裝在移動網基站上,為手機、車載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導航服務。

  該晶片有兩個非常厲害的技術指標:一、産品的水準定位精度在1.55米以內,是來自廣東産品品質監督檢測研究院檢測出來的數據;二、冷啟動速度在26秒以內,冷啟動速度即整個系統在沒有通電的情況下,自按下開關,到完成定位的時間。據悉,目前,這個技術是與世界紀錄持平。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