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登陸閩西客家山鄉種茶遇真愛

2015-07-20 09:3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青年登陸閩西客家山鄉種茶遇真愛

  圖為臺灣青年登陸張元豪和他的妻子董仁花。 張斌 攝

  圖為臺灣青年登陸張元豪在閩西客家山鄉的茶山。 張斌 攝

  中新網長汀7月19日電 (張金川 黃啟元)今年36歲的臺灣青年張元豪登陸閩西客家山鄉福建長汀鐵長鄉種茶,遇到了真愛。這個7月,他與客家妹子董仁花在長汀辦了婚宴,請來親朋好友喝喜酒,並見證了她們的恩愛幸福一刻。

  得知張元豪還處在蜜月期,記者提議把婚紗照片拿來看看。“因為上半年忙於做茶,連婚紗照都沒時間去拍。”張元豪笑著説。

  沒有拍婚紗照,就辦起酒席,在年輕一代似乎比較少見。可在一旁的新娘子也忙於笑著解釋,“我們會找個比較空閒的時間,到自己家的茶山去補拍拍婚紗照。”

  鐵長檯資泳綠茶場,是張元豪父親張森桂一手創辦的。臺灣彰化員林鎮的張家,世代以種植茶葉為生。

  張元豪在這家茶場經過五年多的歷練,如今已經從一位機電專業的碩士生變成一個幹練的茶商。“我到長汀已經5年多,可以説已掌握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程式。”

  “我父親于2003年來到長汀縣鐵長鄉實地考察,認為地處閩贛交界的鐵長鄉山巒起伏,山清水秀,植被良好,地形地貌和氣候與臺灣彰化、南投縣非常相似,適於種植高山茶。”張元豪一邊泡自家茶場生産的高山茶,一邊講起跨海登陸創業故事。

  隨即,張森桂在鐵長租賃山地800畝,建設高山茶園,種植臺灣軟枝烏龍茶,並建立母本園基地。2006年,臺資茶園出産首批高山烏龍茶,此後三次參加福建省名優茶評審會兩次獲獎,聲名鵲起。

  “長汀小城熱鬧溫馨,客家人熱情淳樸,鐵長的豬肉、河田雞肉口感極佳。”2008年,張元豪第一次來到大陸看望父親,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張元豪眼中,鐵長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生態良好,氣溫適宜,自然條件要比家鄉彰化縣好。

  回到臺灣後,張元豪認識到狹小的臺灣發展潛力有限,按部就班上班永遠是幫人打工,因此萌發了前往大陸創業的念頭。2010年,他辭去臺灣工作,來到鐵長的茶場,擔任公司業務經理,專職負責茶葉産品行銷,開始參與管理父親的茶場。

  此後,張元豪從廣州、深圳、上海,到北方的北京、西安、太原,幾乎穿越了大半個中國。“我帶著茶葉樣品,每到一個城市就找當地的茶葉經銷商,這其中有些是臺商,有些是本地人,重點拜訪推銷。”

  經過兩年的努力,鐵長檯灣烏龍茶已經建立起完善的銷售網路,茶葉産量逐年增加。

  201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一直單身的張元豪結識了剛大學畢業的長汀客家妹子董仁花。有緣千里來相會,張元豪樸實、低調、務實的為人處世作風吸引著董仁花。

  從相識到相戀,今年1月23日,這對有情人在小董的新橋鎮鴛鴦村家裏訂了婚。法律專業畢業生董仁花也辭去了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工作,乾脆來到山裏的鐵長,幫助張元豪的茶場創業。

  2013年,父親張森桂放心將茶場全部業務交給兒子張元豪管理。這樣,張元豪讓未婚妻擔任茶場內務管理,負責財務、倉管、網路等業務,自己一手抓茶山管理、茶葉加工和銷售。

  品完幾泡茶之後,張元豪帶著記者前往茶山參觀時介紹説,“像這種被蟲吃過的茶葉,葉子邊緣的顏色有點變黃可以開始採摘了做‘貴妃茶’。”

  “春夏茶葉子上有許多綠葉蟬並讓其吸吮,采收後加工成的烏龍茶帶著果香和蜂蜜香味,氣韻如貴妃,唇齒留香,在臺灣被稱為‘貴妃茶’。張元豪介紹説,此類貴妃茶葉數量不多,價格會比較高。

  根據大陸流行口味,茶場除了加工傳統的烏龍茶,如今張元豪已增加了紅茶、貴妃茶加工。

  “在鐵長鄉政府的支援下,我們去年開始在茶園種植了1000株櫻花,規劃了一些景觀亭、小木屋。”張元豪信心十足,“再過兩年,鐵長茶園櫻花開放,這裡將成為長汀的阿里山,吸引更多人前來旅遊休閒觀光。”(完)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