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和創新都在網際網路+

2015-12-28 14:22:00    來源:北京晨報    

這是中國經濟的光榮與夢想

這是中國經濟的光榮與夢想

  2015年被定義為中國第四次創業大潮的起點。

  “如果不騎在新世界的背上,就會被新世界踩在腳下”,財經作家吳曉波這樣描述眼下我們所處的時代。回望2015年,各大傳統企業都在創新、網際網路+,在神州大地,創業風潮席捲而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時代被時代洪流裹挾著到來,也為中國的經濟注入一股清風。

  第四次創業大潮的起點

  這是個新的時代,也是不容錯失的時代。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感召下,創業者與創業孵化器合力擰成一股繩,期望在時代浪潮中脫穎而出,感知時代的脈搏。“面對來自中央政府層面的鼓勵與支援,面對眾多利好政策,這波創富機會如果再錯過,你能忍嗎?”不少創業者及相關機構在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心態中摩拳擦掌。

  從中關村地鐵站出來,曾經人聲鼎沸的鼎好大廈正在改造升級,一批批低業態的硬體銷售商正在升級改造,而位於鼎好大廈3層的太庫創業孵化器,提供了一個新世界,通透的大開間、幾個小型的咖吧式的開放洽談區、休息區等各項功能區錯落有致,創業者團隊透過落地窗就能看見車水馬龍的中關村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2015年誕生了一大批創業孵化器,儘管背負著消化商業地産庫存的質疑,創業孵化器的投創人可不這麼想。

  一片熱火朝天中冷水潑來。創業浪潮席捲,市場及投資者卻日趨理性。梳理2015年的融資案例,由於年中資本市場出現較大波動的影響,2015年第四季度獲得融資的項目數量急劇下滑。而從投資階段來看,主要集中在A輪,而中後期獲得融資的項目數量明顯減少。電子商務、本地生活等O2O領域是創業融資的重頭區域,不過2015年下半年這個領域的融資案例數量較上半年明顯減少。溫度在發酵,泡沫在擠出,對創業者而言,這依然是最好的時代。

  傳統企業也都在網際網路+

  另一群人也在摩拳擦掌。移動互聯時代不由分説到來,傳統行業也在挑戰和機遇共存的境況下嘗試轉型。

  2015年傳統企業都在網際網路+,它們清楚地知道,不創新就只能等著被時代拋棄。曾經視網際網路、電商為洪水猛獸的傳統企業都以一種更為開放的心態迎接網際網路時代。在因為電商衝擊而變得慘澹的實體零售領域,線上線下的融合在加速,京東入股永輝、阿裏入股蘇寧……實體零售商和電商這一對昔日的仇人握手言歡,資源共用。

  儘管網際網路與傳統産業的融合正在快速發生,但未來的路依然漫長。“網際網路啟動了企業變革的進程,決不是修修補補,而是企業的重啟。”觀察人士指出,網際網路思維要求企業對産業鏈進行重新審視,不僅要在産供銷、人財物等經營管理全流程中應用網際網路技術,更要憑藉網際網路技術來推動業務轉型。

  對普通人而言,創新大潮也帶來了機遇與風險並存的時代,如何分辨真偽成為一項新的課題。

  雙創驅動中國經濟前行

  2015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政策上,僅在2014年,國務院和相關部委就出臺了13個關於促進創業創新的文件,這其中包括了簡政放權、金融支援等多個方面的鼓勵扶持政策。2015年國務院又設立了總額在400億元人民幣的“國家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來助力創業創新。

  “中國經濟目前處於危險與機遇並存的轉型時代”,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指出,僅從宏觀上看,中國經濟增長乏力、前景空間堪憂,但從微觀上看,中國經濟結構也在發生轉移,過剩産業、傳統産業、低附加值産業衰退嚴峻,不過戰略性産業、新興産業、高附加值産業的發展勢頭卻很迅猛。

  分析人士指出,培育和促進新的消費需求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穩定和拉動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創新能夠創新出新的産品、新的商業模式,創造出新的消費需求。反過來,人們新的消費需求又需要更多的創新來滿足,會激發更多的創新和創業”。

  值得記住

  中關村創業大街

  雞血與焦慮相伴

  今年5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現身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到訪了拉勾網、3W咖啡等創業公司,一時間這條創業大街的知名度蜚聲海外。如今的創業大街人聲鼎沸,摩拳擦掌、焦灼迷惘的創業者與呼嘯而來的觀光客構成了一個魔幻現實主義的世界。

  對創業者來説,創業大街是個造夢機器,而位於創業大街上大大小小的網際網路創業服務商就是加速創業者夢想實現的地方,各種堪比電影橋段的故事在創業者之間廣為流傳。一名程式員走進一家網際網路創業服務商36氪,半小時後就拿到投資人天使融資的消息激勵。這條街上的新老創業者,這些勵志故事更多時候像一劑打向創業者的雞血。

  除了提供創業一條龍的硬體服務,創業者還能在中關村創業大街找到情感歸屬。“如果你在創業大街外的星巴克被陌生人搭訕,你一定將其視作一種冒犯,但在創業大街上就不同了”,兼具創業焦慮和孤獨的創業者不會輕易拒絕來自外界的幫助。

  在這個加速創業者夢想實現的地方,每天都有各種故事上演,一大撥年輕的創業者來了又去,風塵僕僕又充滿渴望,對他們而言,這依然是最好的時代。

  自媒體

  繁榮與泡沫共生

  如果將2014年視為自媒體元年,那麼在經歷了野火一般蔓延的極盛期後,2015年自媒體呈現出繁榮與泡沫共存的景象。

  創投圈的投資人從不掩飾對優質自媒體項目的偏愛,一些微信大號早已估值過億。而另一極則是微信公眾號的競爭已是一片“紅海”,有人甚至喊出“微信公號的秋天來了”的吶喊。由於抄襲、內容同質化、精品內容匱乏等,微信公眾號獲取用戶本身變得越來越難。自媒體的商業化道路不斷經受著內容生成成本高、廣告收入不穩定、軟文對用戶的傷害、廣告內容品質的參差不齊、盈利方式被動、平臺資源分散等種種難題。

  還是有一大撥人走在內容創業的道路上,對他們來説,這樣的時代提供了放手一搏的平臺。儘管未來的路尚不清晰,但並不妨礙他們投身其中。

  本版撰文

  北京晨報記者 陳瓊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