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創新創業精神溶入學生血液

2015-12-14 09:46:00    來源:中青線上-中國青年報    

  大四學子李奇陽最近有些“小糾結”,面對多家用人單位發出的熱情邀請,他有些猶豫。這位“專利達人”目前已經擁有包括《汽車無線智慧酒後駕駛監測裝置》在內的3項實用新型專利,還有兩項正在申報中。

  李奇陽是裏仁學院2012級機械工程系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的一名學生,這位在初中時就拿過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大賽一等獎的學生,在裏仁學院找到了創新發展的沃土。他告訴記者,在剛入校時,自己就被招新到了學院大學生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科協),並報名參加了學院組織的電子精英班。他經常出沒裏仁講壇和學生創新論——前者以燕山大學教授為主講人,講解各領域的前沿研究和未來發展方向;後者有專長科技創新的學長講解小發明小創造的“前世今生”。“都是身邊的人和事,這种經驗分享增加了很多人的創新興趣。”李奇陽告訴記者。

  “科協是院團委推出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工作陣地。”院團委書記張楊介紹,科協是學院最早成立的學生組織之一,在架構上和學生會並行,目前有成員300多人。院團委爭取到了學院領導的支援,為科協專門配備了實驗室、實驗設備和專項經費,並依託該組織從2010年開始舉辦科技創新風采節,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6屆。電子精英班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重要第二課堂,從2013年開始,相關係各年級設兩個教學班,分層次培養。最初設計是每期300人規模,但學生報名踴躍,目前已經發展到每期近500人參與培訓學習。

  為了更好幫助學生培養創業能力,積累創業經驗,學院將圖文中心二樓咖啡屋免費提供給學生創業團隊整體經營,同時給予啟動資金支援,打造了“裏仁味道”休閒吧實體大學生模擬創業平臺。經過近5年的發展,該項目較好地完成了“團委指導,學生自主經營,最大化豐富學生創業體驗,大力提升學生創業意識,以創業促就業”的先期工作目標。截至目前共培養學生創業團隊10支100余人,提供勤工助學崗位6個,幫扶貧困學生6000余人次。

  張楊告訴記者,學院團委在搭建培訓和訓練基礎平臺的同時,積極和教學品質與評估部聯繫,與各係團總支聯動,推出“以賽帶創、以創促賽”的大比武平臺,以每年30萬元的創新資金支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和符合專業特點的“一係一賽”活動,力促各係至少扶持出一個國家級競賽品牌化成果。

  燕山大學裏仁學院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自2001年建校以來,積極探索課內外一體化育人思路,培養創新意識,提高自身實踐動手能力,大力支援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使一大批創新成果在係、院、省和國家級多層次的科技競賽中脫穎而出。近5年,學生在校外競賽中累計獲得國家級獎項35項、省部級獎項148項、發表論文47篇、獲批專利38項。

  2015年11月10日,燕山大學裏仁學院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揭牌,包括2013級廣電1班關達同學“領軍”的旮旯影像工作室在內的10支創業團隊,一同入駐總面積達1160平方米的基地。這是學院通過搭建平臺,整合和規範準入條件,提供資金、培訓、服務幫扶措施,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的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實踐場所。

  燕山大學副校長、裏仁學院院長趙永生告訴記者,作為三本院校,裏仁學院始終以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為己任,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各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績。2015年該學院錄取的新生,有85%超過了二本分數線,畢業生考研錄取率也在20%以上,這從另一個方面佐證了該學院的成長。2013年,學院在總結以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推出了項目式教學,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和實踐過程中的創造性。按照教育部《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學院頒布相關辦法規定,鼓勵學生發揮特長,使課內與課外、專業內與專業外、學期與假期的活動形成有機整體。學院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一體化,激發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增強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出更高品質的創業者。“創新是創業的原動力,是更高層次的就業,我們要讓學生在校內就經過至少一次的創新創業的實訓,把創新創業的精神溶入到每一位學生的血液裏,通過創新和實訓,力爭在應屆畢業生中就能産生出幾位百萬元級別的創業者。”趙永生説。

  如今,讀大四的李奇陽的科協副主席、技術部部長等職務,按照“規則”已經交由電氣專業的學弟朱益接任。他説,前幾日,已經就業的自己的前任還專程回了趟學院,就創新創業問題與學弟學妹們進行交流,“歷年曆任都是如此,這也是溶在裏仁學子骨子裏的傳承”。

  作者:樊江濤 趙永新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