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學生“異想天開” 讓高校成為創業孵化器

2015-11-11 15:00:00    來源:成都日報    

  很多企業家都是從高校時期開始了自己的創業道路。那麼高校應該從哪些方面發力推動創新創業?高校、企業及資本如何進行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從而推動科研成果産業化的良性迴圈呢?昨日,全球創業名校高峰論壇在我市舉行,來自國內外的高校專家和知名企業代表齊聚蓉城,通過專題演講和圓桌對話的形式,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體系構建和高校、企業及資本的資源貢獻、優勢互補展開了深入探討。

  要鼓勵學生“異想天開”

  “在川大我們有一個訓練計劃,每年拿出800萬元的‘異想天開基金’,鼓勵和支援學生去自由探索、去大膽嘗試、去進行顛覆性創新。”在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看來,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就要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創新實踐,為此,除了“異想天開”訓練計劃之外,川大還提供風險基金讓學生去闖和試。據謝和平介紹,成都市和川大共同設立了1億元的風險基金,並將聯合全球校友的力量,設立同創眾籌基金。同時,為了給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一個更加優質的實踐平臺,在學校3個校區拿出了近6500平方米的空間,作為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培育和創業孵化的平臺。

  隨著論壇的深入進行,謝和平的看法得到國內外高校專家的認同。“就像沒有下水就學不會游泳一樣,創新創業也必須要不斷嘗試才能取得成功,才能有所發展。”以色列威茲曼科學研究院技術轉化公司首席財政官梅爾帕斯特説道,大學應該發起相關基金去幫助對創業有興趣的學生,讓他們用創業去解決社會的實際問題。

  創業型大學是國際趨勢

  “創新常有,創業不常有。”在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楊曉波看來,創新是一個大學生應有的常態,而創業則需要條件。明年是電子科技大學60週年校慶,一個甲子以來,電子科技大學仍然是以電子資訊技術為核心,多科協調發展,就其研究方向而言,目前還是朝著研究型大學的方向努力。“名校發展的脈絡,我認為是從單科,到多科再到研究型,最終大學會是什麼類型呢?可能就是創業型大學。”楊曉波説道,電子科技大學希望從研究型走到創業型,而對創業型的理解,就是要培養學生更多成功的可能性。

  與楊曉波所説的一樣,遠在美國的U-Haul國際公司可持續發展部負責人楊秩倫也回答了為什麼要創建創業型大學這個問題。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國際趨勢。“這在美國很多大學,諸如伯克利、斯坦福、密西根大學、紐約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等都得到明顯體現。”

  校長談

  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

  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

  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很好的時代,注重創新創業成為世界各國戰略選擇和未來發展的重大突破口。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業能力也日益成為一種新常態,而高校必須適應這種新常態,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就川大而言,則將全面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行動計劃和創新成果轉化行動計劃。

  芬蘭圖爾庫運用科技大學校長尤哈科圖恩:

  跨學科培養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我們創造了一種創新教學法的概念,其中跨學科和交叉學科研究項目,更有利於學生開發實踐創新創業項目,在不斷完善改進的過程中鍛鍊發展學生的企業家精神。比如,有四個學院是交叉學科學院,在這些學院中有跨學科的教學團隊,通過協作配合,對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銳説

  俺來也CEO孫紹瑞:

  人在哪服務就會在哪

  隨著網際網路對整個世界的顛覆,未來的商業發展也會發生巨大的變革,每個人都是商業生態圈的參與者和經營者,是互相交融的關係。而在未來的五年,我相信在移動網際網路O2O領域會有現象級的商業模式産生,人在哪服務就在哪,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索取需求,也可以提供需求。

  Keepod CEO菲利普普費弗:

  讓遠見來指導你的創業

  用遠見來指導你的創業,在你的創業道路上將會獲得來自它的很多幫助。它作為創業的核心,每一個人的行動都是圍繞著這一點,這樣你要知道你要做什麼,你能做什麼和你不能做什麼。創業需要聚焦在某個領域或者某些領域,需要去爭取和選擇很多合作機會,而遠見可以幫助創業者找到其中最適合最相匹配的。如果再擴充一些,遠見還可以幫助我們在創業的過程中趨利避害。

  本報記者 徐璨 攝影 謝明剛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