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特寫:聲聲龍舟鼓 濃濃兩岸情

2022-06-06 09: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廈門6月4日電 (記者 閆旭)“‘兩岸一起、全力以赴’,意思就是,這支隊伍是臺灣和大陸的青年一起,大家在同一條船上用全力向前劃。”

  6月3日,端午佳節,在“龍騰虎躍”2022海峽兩岸賽龍舟活動上,來自臺灣的龍舟劃手瑪莎如是向記者闡釋隊伍的口號。當天,她所在的廈門臺協廈大臺青聯隊在總決賽中奪得女子組第五名。

  瑪莎説,在她的家鄉臺灣屏東,民眾也非常重視端午節傳統民俗活動,劃龍舟、吃粽子,與大陸別無二致。但過去,她並不覺得端午節有趣。“因為每年都做重復的事情,吃粽子、看龍舟。但這一次是自己身在其中,這種感覺太特別了!”瑪莎激動地説道。

  剛剛到大陸創業一年多的瑪莎,此次是受到廈門臺協的邀請報名參與比賽。雖然平時喜歡運動,但劃龍舟對她來説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極其考驗爆發力、耐力、協作性。然而,有機會和兩岸的青年朋友們一起參賽,她説,大家同舟共濟,訓練過程也充滿快樂。

  這支隊伍由一半臺灣青年、一半大陸青年組成,有的來自廈門大學,有的已經就業創業。經過一個月的練習,隊員們不僅配合默契,也結下深厚友誼,並定下“要一起劃15年”的約定。

  連日來,集美龍舟池上鼓聲雷動,一艘艘龍舟競相劃破水面,劃手們配合著鼓點的節奏奮力下腰、提槳破水。如廈門臺協廈大臺青聯隊一樣,不少龍舟隊都是由兩岸同胞共同組成,生動演繹“同舟共濟”。

  海芋臺胞社工隊的劃手們跨越了“老中青”三代,是由廈門市集美區臺胞社工服務中心號召,臺胞、臺青、臺屬社工和當地居民一起組成的一支女子龍舟隊,大部分劃手第一次參加龍舟賽。

  劃手何惠菁是一名臺胞社工,她説,隊伍沒有限制年齡報名,有一些年長的劃手體力差一些,但仍勤奮地堅持練習,讓人感動。

  “我們都是業餘的,重在參與。”何惠菁坦言,能夠參加龍舟賽是隊伍中每一個臺胞的心願,雖然沒有取得名次,但能闖入決賽對她們而言已是意外之喜。

  去年,廈門市集美區臺胞社工服務中心成立海芋志願隊。海芋的花語是“傳遞幸福”,何惠菁説,這正如海芋志願隊將臺灣社區治理的經驗帶進村居的志向,也正如龍舟隊希望在這個端午節裏向兩岸一起傳遞幸福的心願。

  在集美區嘉庚公園登場的“我們的節日端午”兩岸龍舟鬥陣行活動,圍繞傳統端午傳統習俗,舉辦民俗遊園會、包粽子比賽、兩岸青少年詩歌會、閩南曲藝表演、捉鴨子等活動,妙趣橫生。

  正在集美大學就讀研究生的龔筱婷身著漢服扮演禮官,在小朋友的額頭用硃砂寫字,並給他們的手腕纏上五彩線。

  龔筱婷是廈門漢服協會的一名志願者,從大二開始接觸漢服,被傳統的禮儀、文化所吸引。“希望端午的祓禊祈福活動,讓兩岸的小朋友們記住傳統民俗。”她説。

  在翔安臺之緣龍舟隊的鼓手陳聖原看來,漢服也代表了兩岸共融。龍舟池上,身著漢服的他高高舉起手臂,敲下鏗鏘有力的鼓點,成為一道充滿古意的風景。“漢服代表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熱誠,我願意穿上漢服,率領大家一同兩岸同舟。”他説。

  廈門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家瑩深耕大陸24年,已在廈門度過了至少18個端午節,並連續多年參加海峽兩岸賽龍舟活動。在他看來,廈門的端午節民俗氣氛很濃,兩岸情誼也很濃。

  “41支參賽的龍舟隊中,有17支臺胞隊伍來參賽,看到兩岸的同胞在一起,我覺得非常激動。”吳家瑩説,“臺胞在分享祖國大陸經濟發展紅利的同時,也共同感受過節的氣氛。兩岸融合發展,通過賽龍舟就可以看得到,有的龍舟隊一半是臺灣同胞、一半是大陸同胞,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兩岸一家親。”(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