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40名臺胞臺屬浙江嘉興過端午:一根裹粽線 牽起兩岸情

2022-06-05 09:0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嘉興6月3日電(張雨滴)“我來嘉興近二十年了,每年端午節都會想念小時候母親包的粽子。”臺胞呂玄卿説,在她看來,端午節包粽子不僅是一項傳統習俗,還是增進兩岸同胞感情的重要載體。

  6月3日,時值端午佳節到來之際,在浙江省嘉興市五芳齋總部大廈舉行了2022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之臺胞裹粽友誼賽,40名臺胞臺屬參加。該活動已在嘉興持續舉辦了十五年。

  “三二一,開始!”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參賽選手們迅速開始折粽葉、填餡、壓實、封口、扎捆……動作一氣呵成。

  “這是我第八年在嘉興參加裹粽大賽,今年我包了14個粽子。”賽後,拎著滿滿一大袋粽子的呂玄卿滿足地説。

  二十年前,呂玄卿跟隨丈夫從臺灣來到嘉興創業。閒暇之餘,她便跟同樣從臺灣過來的姐妹學起了包粽子。她至今記得,在嘉興第一次參加裹粽大賽時,她包了10個粽子。

  “我很喜歡參加這類民俗活動。”呂玄卿坦言,兩岸同胞的生活環境不太一樣,借著傳統民俗活動的舉辦,他們可以與彼此多一些交流,讓雙方都能互相多一些了解。

  呂玄卿認為,不論是在大陸還是在臺灣,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做香囊,還有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這是兩岸同根同源的體現。

  “在裹粽方法上,臺灣粽子和嘉興粽子略有差異,我們裹好後會拿線連接並懸挂成一串,寓意好運接踵(粽)而來。”呂玄卿説。

  呂玄卿介紹,而在餡料的選擇上,臺灣粽子會加入糯米、花生和鹵好的五花肉。“花生會在前一晚泡水後放到冷凍室裏,這樣煮好的粽子裏面花生才會酥,才會有香氣。”

  “小時候,每年到端午節的時候母親都會挂起繩子包粽子,我們就在一旁等著粽子出鍋。”呂玄卿回憶,那種期待的心情,至今記憶猶新。

  雖然已在大陸生活近二十年,呂玄卿和她丈夫吃粽子的口味還是臺灣口味。而他們的兒子,因出生在嘉興,喜歡吃嘉興口味的大肉粽。每年端午,呂玄卿家裏都會製作兩種不同口味的粽子。

  “我的兒子今年讀高一,平日裏學校會組織關於民俗文化的宣導活動。在傳統節日期間,也會讓他們去探索、去了解這些節日的風俗。”呂玄卿説。

  往年,呂玄卿會時常帶兒子回到臺灣,感受兩地風俗習慣的不同之處和同根性。而近兩年,因為受疫情防控的影響,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回去了。“希望今年疫情能夠結束,暑假的時候我想帶兒子回臺灣看看。”呂玄卿説。(完)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