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建築師入閩編織田園夢:趕上了好時代

2022-06-05 13: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三明6月5日電 (雷朝良)進入6月,福建省三明市跨界自造團隊業務繁忙,他們正在加緊設計當地多個鄉村的改造規劃,編織鄉村振興的田園夢。

  這個團隊的運營長蔡幸爵,在臺灣從事建築行業20餘年,也是臺灣民宿客棧協會副會長。為了與記者見面,這位臺灣建築師特意把上午團隊的會議往後推遲。

  來自臺灣新北市的蔡幸爵告訴記者,2019年在大陸朋友推薦下來到三明發展,參與鄉建鄉創服務;目前,他的團隊已有7人,業務覆蓋三明、南平等地。

  近年來,福建官方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鼓勵和支援臺灣建築師(含文創)團隊來閩就業創業,深化閩臺鄉建鄉創融合發展。其中,對於委託臺灣建築師團隊提供1年以上村莊規劃設計諮詢“陪護式”服務的項目,福建給予每個項目50萬元人民幣的補助。

  “託大陸好政策的福,近幾年團隊的業務一直髮展得不錯。”蔡幸爵説,目前已完成或正在做的鄉建鄉創項目超過30個。

  三明市三元區列西街道小蕉村就是蔡幸爵團隊規劃設計的項目之一。因為蔡幸爵團隊的到來,這個距離市區僅15分鐘車程、人口只有300多人的小村落,搖身一變,現已成為“國家森林鄉村”“福建省森林村莊”“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示範村”。

  鏡湖、水杉、旱溪、古厝村居,相映成趣;湖水清澈,水車慢轉,綠樹掩映,時光仿佛在這裡放慢了腳步......小蕉村山水田園構成的原生態鄉土氣息,撲面而來。

  小蕉村是座千年古村,村子周邊分佈著宋、元、明、清的古窯址。在小蕉村周圍發現的宋代至清代的民窯陶瓷殘片,就是吸引蔡幸爵團隊來到小焦村的原因。蔡幸爵表示,希望“活化”小蕉古窯址文化,讓村莊發展更具生命力。

  在小蕉村,蔡幸爵團隊一待就是3年。他們入鄉駐村,開展陪護式服務,從設計、監工一直到助力當地産業發展。

  “我們團隊在鄉建鄉創上的理念就是‘規劃設計+陪伴運營’,即根據業主的需求,幫助業主規劃設計好後,進行陪伴運營,為業主做産業發展和文化挖掘等等,讓其在産業發展等方面走上軌道。”蔡幸爵説,每做一個鄉村項目,團隊都會和當地村民進行深入交談,了解其具體需求後,再做規劃設計。

  讓“村二代”回鄉後在當地得到很好發展,是蔡幸爵團隊參與鄉建鄉創的希望。對於大陸官方今年5月發佈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蔡幸爵倍感興奮,他認為,趕上了好時代,大陸鄉村廣闊的市場和機遇很有吸引力。

  隨著近年來事業的不斷拓展,蔡幸爵團隊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自2014年開始,蔡幸爵團隊與臺灣10余所大學合作,每年邀請即將畢業的臺灣大學生來大陸實習。

  蔡幸爵説,這幾年實習完留下來的臺灣學生也有不少,有的甚至在大陸戀愛結婚。他感嘆道:“大陸和臺灣本屬一家。”

  “如果他們能夠在這裡生根發芽,我樂見其成。”在蔡幸爵看來,目前大陸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市場需求很旺,而且還有許多暖心的惠臺利民政策,“臺灣青年來這發展正當其時”。

  如今,蔡幸爵已在這裡買了房。談及未來,他表示,將繼續正兒八百的幹好鄉建鄉創這一件事,“退休後在大陸當民宿管家,和朋友喝喝茶就好了。”(完)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