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拜登屢屢失言必將失信

2021-10-25 09:18:00
來源:參考消息報
字號

  【美國《華爾街日報》10月23日社論】題:令人困惑的拜登

  白宮工作人員為何盡可能地保護拜登總統避開媒體?週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節目給出了原因。儘管現場有友好的觀眾和不具刁難性的問題,但拜登的表現揭示了為何這麼多美國人會對他的總統任期失去信心。

  拜登似乎經常不知道自己在説什麼,這是個大問題。以公眾越來越擔憂的油價上漲為例,拜登指責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沒有生産更多石油,但隨後他又説,解決方案是“最終……投資可再生能源”。

  目前,大多數汽車仍然依靠汽油,降低油價的辦法是生産更多的石油以增加供應。如果拜登沒有大力限制美國的石油産量,他自然不必請求歐佩克增加産量。

  供應鏈瓶頸如何導致商品短缺和通貨膨脹?拜登將此歸咎於新冠病毒和僱主支付的工資不足以吸引工人。但是,全美各地的僱主都在提高工資,他們仍然無法填補1000多萬個崗位空缺。

  當被問及是否會召集國民警衛隊來解決卡車司機短缺問題時,拜登説他會的。但正如白宮後來澄清的那樣,國民警衛隊的部署實際上是由各州州長掌控的。

  拜登令人困惑之處還包括外交政策方面,而外交政策本應是他的強項。在臺灣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對華問題)上,拜登錯誤地闡述了美國的政策。當被問及是否發誓保護臺灣時,拜登回答説:“是的,我們有這樣做的承諾。”

  美國對臺灣的實際政策是“戰略模糊”。《與臺灣關係法》承諾美國幫助臺灣自衛,但不包含北約式的承諾,即為了捍衛臺灣民主而參戰。拜登是在宣佈改變美國的政策嗎?

  顯然不是,因為白宮很快收回了拜登的話。“戰略模糊”依然存在,或許我們應該説拜登出現了戰略混亂。你一定想知道北京對這種表現有何看法。白宮迅速收回拜登的話是否意味著美國無意保衛臺灣?美國的政策是什麼?在向對手發出如此混亂的信號的情況下,戰爭已經開始。

  我們不情願地指出這一點是因為美國需要一位能夠應付工作壓力的總統。拜登從來都不是狄摩西尼(古希臘雄辯家———本報注),而且所有總統都會在講話中“翻車”。但拜登經常在當今主要問題上令人困惑,這是他令公眾日益擔憂的一個原因。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