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峽兩岸曲藝交流互鑒 第九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在福建南安舉辦

2019-09-15 08:57:00
來源:人民看點新媒體
字號

  人民網南安9月15日電(張子劍)9月11日至14日,第九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在福建省南安市舉辦。

  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是長期對臺交流重點項目,每年在福建和臺灣交替舉辦,是海峽兩岸主題的曲藝藝術交流活動,迄今已成功舉辦八屆,在推動海峽兩岸曲藝交流互鑒、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心靈契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本屆歡樂匯以“共同傳承、共促發展、共用榮光”為活動主題,旨在強化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文化根脈和心靈歸屬,增進互信認同,為實現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本次活動由三場展演、一個研討會和一次采風活動構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舉辦包括“薪火相傳——兩岸青少年曲藝交流暨優秀曲藝作品示範演出”“海峽情深——海峽兩岸優秀曲藝節目交流演出”“牡丹芳華——中國曲協送歡笑走進福建南安暨中國曲藝之鄉授牌演出”“互惠互融——共建兩岸曲藝命運共同體研討會”、南安實地采風等活動內容。

  其中,“薪火相傳——兩岸青少年曲藝交流暨優秀曲藝作品示範演出”“海峽情深——海峽兩岸優秀曲藝節目交流演出”“牡丹芳華——中國曲協送歡笑走進福建南安暨中國曲藝之鄉授牌演出”,3個專場、11個曲種、26個節目匯聚一堂,共襄盛會,以不同形式詮釋兩岸曲藝相同的文化根源,以曲藝為紐帶,深化“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來自海峽兩岸的160余名演員共同獻上精彩的演出,參與人數、活動規模居各屆之首。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歡樂匯共有25位來自臺灣地區的曲藝界藝術家、專家和小朋友參與,為中秋佳節更添“團圓”的祥和氛圍。相聲、評書、福州伬藝等傳統曲藝節目輪番上演,舞蹈、群口快板、南音表演唱、京韻大鼓、相聲等精彩演出將帶來特別的中秋團圓夜,特別是臺灣地區少數民族節目——阿美説唱,在歡樂匯的舞臺上首次呈現,讓大家耳目一新。其中,姜昆與戴志誠的相聲《歡聲笑語》、郭達和搭檔王芯宜帶來小品《山花》、中國鐵路文工團相聲表演藝術家陳寒柏、王敏將帶來相聲《老歌新唱》、南安市文化志願者協會表演的舞蹈《絲路妙音》、南安市咏吟女子南樂坊的南音《鄭成功祖訓》等膾炙人口的節目應接不暇。

  此外,本屆活動舉辦的“互惠互融——共建兩岸曲藝命運共同體研討會”,來自兩岸曲藝界的理論家、研究學者、曲藝藝術家等就兩岸曲藝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構建發展大融合格局等議題進行暢談。

  在南安采風活動中,“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金雞古港、“山中無石不刻字”的九日山、“天下無橋長此橋”的五里橋等文物古跡,中國古典音樂“活化石”南音、“民族藝壇奇葩”高甲戲和木偶戲、梨園戲、剪紙工藝等古典藝術瑰寶,還有眾多活躍的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閩南原生態民間文化,讓兩岸曲藝工作者深切地了解作為閩南文化源頭南安的文化底蘊和發展歷史,共同銘記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作為歡樂匯活動內容之一,今年初,《曲藝》雜誌社還會同中共南安市委宣傳部啟動了“成功杯”首屆海峽兩岸題材優秀曲藝作品、短視頻徵集活動,屆時將進行頒發證書儀式。優秀節目《鄭成功祖訓》在歡樂匯展演活動中進行了登臺展示。

  本屆歡樂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曲藝家協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由中國文聯曲藝藝術中心、福建省曲藝家協會、《曲藝》雜誌社、泉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南安市委宣傳部承辦,由南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南安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協辦。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