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二十條優化措施熱評之一丨“一封了之”“一放了之”都要不得

2022-11-18 08:24: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 題:“一封了之”“一放了之”都要不得

  新華社記者

  優化調整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發佈以來,各地正在迅速貫徹落實,細化執行方案。部分城市在判定高風險區時,及時精準到單元和樓棟;有的地方在隔離轉運、核酸檢測、醫療服務等方面,增添更多細節和溫度。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落實疫情防控‘九不準’公眾留言板”數據,11日到16日群眾投訴量下降39%。

  面對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如何做好防控工作,沒有現成的答案。不斷優化調整防控措施,就要充分認識抗疫鬥爭的複雜性、艱巨性、反覆性,從我國國情實際出發,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底線思維,切實增強工作的針對性。

  面對複雜的防控形勢,各地各部門要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

  近三年來,我國有效應對了全球多輪疫情衝擊,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

  保持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要在落實各項防疫舉措的同時加強分析研判,既持續整治“層層加碼”“一刀切”等做法,防止“一封了之”,又反對不負責任的態度,防止“一放了之”。

  “一封了之”是庸政懶政。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一些地方在及時糾正與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條優化措施不相符的做法。目前,各地整治“層層加碼”問題專班發揮主導作用,指導各方面進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及時糾正違反“九不準”等突出問題,及時糾正“擴大賦碼”、動輒“全域靜默”等簡單做法。

  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防控政策,要落實屬地責任,嚴禁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産、未經批准阻斷交通、隨意封控、長時間不解封等“加碼”行為,加大通報、公開曝光力度,對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依規嚴肅追責。

  “一放了之”是甩手掌櫃。優化防控措施不是放鬆防控,更不是放開、“躺平”。當前,必要的防疫舉措不能放鬆。二十條優化措施對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等風險人員管控方式作出了調整,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強調,這是基於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實踐評估數據和風險研判,是為了更好地集中資源,提高防控效率。

  適應病毒快速傳播特點,要嚴格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以快制快,避免戰線擴大、時間延長。要集中力量打好重點地區疫情殲滅戰,採取更為堅決、果斷措施攻堅,儘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儘快恢復正常生産生活秩序,決不能等待觀望、各行其是。

  因時因勢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實際上對各地疫情處置工作提出了更高標準。嚴防兩種過度傾向,把該管住的重點風險管住,該落實的防控措施落到實處,該取消的堅決取消,把有限的防控資源用在最重要的防控工作上。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我們就能實現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