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提交加強人工智慧倫理治理立場文件

2022-11-17 08:4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日內瓦11月16日電 中國裁軍大使李松16日率團出席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特定常規武器公約》2022年締約國大會,並向大會提交《中國關於加強人工智慧倫理治理的立場文件》。

  李松在大會發言中指出,作為最具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人工智慧在給人類社會帶來潛在巨大發展紅利的同時,其不確定性可能帶來諸多全球性挑戰,甚至引髮根本性的倫理關切。國際社會普遍擔心,如不加以規範,人工智慧技術的誤用濫用將損害人的尊嚴和平等、侵犯人權和基本自由、加劇歧視和偏見、衝擊現有法律體系,並對各國政府管理、國防建設、社會穩定乃至全球治理産生負面影響。

  李松介紹,就人工智慧生命週期監管、研發及使用等一系列問題,中方在文件中提出以下主張:

  一是人工智慧治理應堅持倫理先行,通過制度建設、風險管控、協同共治等推進人工智慧倫理監管。二是應加強自我約束,提高人工智慧研發過程中演算法安全與數據品質,減少偏見歧視。三是應提倡負責任使用人工智慧,避免誤用、濫用及惡用,加強公眾宣傳教育。四是應鼓勵國際合作,在充分尊重各國人工智慧治理原則和實踐的前提下,推動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國際人工智慧治理框架和標準規範。

  會後李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始終積極倡導“以人為本”和“智慧向善”原則,主張增進各國理解和互信,確保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安全、可靠、可控,在人工智慧領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建設性參與了《特定常規武器公約》框架下“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統”政府專家組進程,去年12月就規範人工智慧軍事應用問題提出立場文件,此次進一步就人工智慧倫理問題提出立場文件,旨在促進各國對有關問題的理解和重視,更好賦能全球可持續發展,增進全人類共同福祉。中方願同國際社會一道,不斷完善和加強人工智慧領域全球治理,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