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共十九大以來中國社會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超3400億元

2022-10-13 09:5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司司長歐曉理日前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透露,中共十九大以來,中國社會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合計超3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積極支援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旅遊、社會福利、體育、養老托育等領域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

  中國歷來高度重視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建設。歐曉理表示,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始終將“保民生”作為工作重點,強調要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資支援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四兩撥千斤”作用,統籌利用多種資金渠道,不斷加大對社會民生領域的支援力度。

  他介紹説,中國社會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持續增長,重點民生保障能力不斷增強。2022年,社會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相比5年前增長了31.8%。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為提升地方公共服務設施水準提供堅實支撐。近3年,社會領域實際已發行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近1.7萬億元,有力改善了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條件,有效促進了各地公共服務供給量質齊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新融資渠道也不斷為社會事業建設注入新活力,補充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資源。

  歐曉理表示,未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堅持“三聚焦”,聚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聚焦民眾急難愁盼,聚焦“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多措並舉保障民生投入。持續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壓艙石”作用,組織實施好社會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6大工程專項;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多種資金渠道,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的保障機制,加快項目實施;激發社會力量積極性,引導帶動社會資金共同參與民生領域事業産業發展。

  他強調,要通過充分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兩種作用”,促進形成多方合力,保障好基本公共服務等民生底線,切實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服務水準,促進形成多樣化、個性化、高品質的生活服務供給,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