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球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673隻 十年增長近一倍

2022-10-12 08:1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成都10月11日電(記者胡璐、余裏)憨態可掬的“國寶”大熊貓,深受世界人民喜愛。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段兆剛11日告訴記者,十年來,大熊貓人工繁育等技術快速發展,目前全球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673隻,較十年前增長近一倍。

  段兆剛介紹説,我國大熊貓野生種群從20世紀80年代的1114隻增長到1864隻,受保護的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大幅增長。同時,全力開展圈養大熊貓種群繁育攻關,圈養繁殖大熊貓數量和品質實現較快發展。

  作為大熊貓保護研究的“國家隊”,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攻克大熊貓人工繁育“三難”的基礎上,率先制定大熊貓人工授精技術標準,並開展“愛心飼養”,落實譜係管理,實行優生優育,推動實現人工繁育種群快速健康發展。在此基礎上,中心搭建了全球最大、合作最廣泛的大熊貓國際國內合作交流平臺,國際合作的國家和地區增加至16個,幫助境外大熊貓繁育成活21隻大熊貓幼仔。“大熊貓保護事業的發展,背後是生態保護理念的進步和科技水準的不斷提高。”段兆剛説。

  十年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功探索建立了一套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監測技術,共野化放歸人工繁育大熊貓10隻,存活9隻,為實現人工繁育大熊貓在自然棲息地生存和復壯野外瀕危小種群打下堅實基礎。

  為留存小種群遺傳資源、豐富野化放歸技術,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還率先開展野外引種研究,先後將6隻野外救護和人工繁育雌性大熊貓放歸野外引種,到目前為止成功繁殖10隻,存活8隻。

  段兆剛説,未來我們將重點圍繞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加強基礎研究,運用野化放歸和野外引種關鍵技術,推進大熊貓遷地和就地保護融合發展。深化大熊貓合作交流、文化宣教推廣,努力將大熊貓保護打造成新時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名片”。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