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民熱評:抗疫關鍵期,凝聚最大合力方能共渡難關

2022-03-16 20:02:0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字號

  日前,公安部新聞發言人發佈通報,將依法嚴厲打擊隱瞞行程、擾亂診療秩序、編造散發虛假疫情資訊、拒絕隔離治療等涉疫違法行為。此舉將進一步築牢疫情防控防線,更好維護人民生命健康、社會秩序穩定。

  近期我國疫情多發頻發,防控形勢複雜嚴峻。尤其是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強、傳播更加複雜而隱匿,缺乏特異性表現,為防控增加了難度。當此時期,唯有眾志成城,搶時間、拼速度,採取更有效的舉措,集中力量辦大事,就能不斷取得疫情防控的新進展;但凡任何一個環節掉鏈子,哪怕是不起眼的拖延、瞞報、傳謠,都有可能讓“針尖大的窟窿漏過斗大的風”,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自覺遵守防疫要求,是保護自我的當然之舉,也是關愛他人的應盡之責。必須看到,執法的目的不在於懲罰,而在於形成震懾、明辨是非、更好引導公眾行為。畢竟,抗疫點多面廣戰線長,一線工作人員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有時仍有應接不暇之感。如果一些人只顧小我、不顧大局,勢必會消耗更多公共資源來堵漏洞,牽涉更多人力物力來除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説,疫情防控,要在個人。多一些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減輕抗疫壓力、凝聚最大合力,讓防疫政策更好見效。

  疫情進入第三個年頭,人們有疲憊、焦躁之感在所難免。但這不是消極怠惰的理由,更不是任性而為的藉口。要看到,任何防控措施都會有一些代價,但是同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相比,這些代價是值得的。事分輕重緩急,為了他日的方便而選擇暫時的不便,為了更好的團聚而選擇暫時的分離,應當成為每個人的共識。

  當然,將防控影響降到最低,“精準”是道必答題。從更好滿足老弱病殘孕等就醫需求,到切實關心跨城上班族等群體,再到優化出行碼健康碼功能,相關部門拿出更精準的措施,更溫暖的服務,才能最大限度減少疫情防控對生産生活的影響,為人民群眾帶來安心與舒適。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