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總書記是人民最可信賴的核心——疫情防控、疫後重振親歷者感懷

2022-03-07 13:41:00
來源:湖北日報
字號

  (原標題:總書記是人民最可信賴的核心——疫情防控、疫後重振親歷者感懷)

  

  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殷殷囑託,“全力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奮力譜寫湖北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湖北牢記囑託,感恩奮進

  取得疫情防控和疫後重振

  “兩個決定性成果”

  這份浴火重生的英雄答卷證明

  泰山壓頂、風雨來襲時

  習近平總書記是最可信賴的核心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是最可靠的主心骨

  疫情防控、疫後重振,英雄城市的英雄人民,每個人都是親歷者、見證者。2022年3月6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兵分多路走進基層一線採訪,傾聽親歷者講述奮鬥歷程和思想感悟。他們説,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有了“主心骨”,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挑戰,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300公里騎行返崗醫護人員甘如意: 牢記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囑託

  兩年前,武漢封城之時,荊州女孩甘如意歷經4天3夜艱難騎行返崗,回到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檢驗科,投身戰疫一線。

  她的身影,成為疫情阻擊戰中,廣大醫護人員向險而行、不怕犧牲的印記,也是年輕一代勇於擔當、以青春赴使命的縮影。

  時隔兩年,武漢已繁華如初,甘如意被抽調到江夏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重點場所專班,仍然奮鬥在離風險最近的防疫一線。

  3月6日,在江夏區紙坊大街一酒店內,回想起兩年前的經歷,甘如意感嘆道:“在最艱難的時候,是習近平總書記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激勵著我們不懼艱險,一往無前。”

  甘如意回憶,300公里騎行返崗後,她便帶著醫療檢驗工具,到隔離點採血化驗。當時,由於醫療物資緊缺,她為自己做的防護措施可謂“簡陋”,仍是忙得停不下來。

  “那段時間確實很辛苦,壓力很大,時常都覺得自己要扛不住了。”甘如意説,當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為湖北和武漢人民加油鼓勁,還專程看望了醫護人員,讓人倍感溫暖,信心倍增。

  “只要一想到總書記説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瞬間就充滿了幹勁。”甘如意回憶,她進京參加全國抗疫表彰大會時,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總書記多次動情地為青年一代點讚,她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如今的她,日復一日輾轉于該區車站、酒店、商場等人員密集的近600個重點場所,為織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網而奔忙。

  【點評】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同濟醫學院副院長魯友明:經過艱苦卓絕的疫情阻擊戰,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風雨來襲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在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鬥的新征程上,我們醫務工作者一定會牢記囑託,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恪守醫德醫風醫道,修醫德、行仁術,懷救苦之心、做蒼生大醫,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鄧偉)

  湖北順豐速運武漢江漢分部經理汪勇:牢記囑託,志願服務奉獻社會

  “沒有習近平總書記的運籌帷幄,沒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我們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取得疫情防控和疫後重振‘兩個決定性成果’。”

  3月6日上午,面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湖北順豐速運武漢江漢分部經理汪勇的思緒回到了兩年前。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千千萬萬志願者默默奉獻,汪勇就是其中一員。

  1月24日,除夕夜,武漢金銀潭醫院醫生發出的一條求助資訊,讓汪勇踏上抗疫之路。組建志願者隊伍,解決醫護人員出行問題;辦“志願者餐廳”,解決醫護人員、志願者的吃飯問題;為醫護人員跑腿,解決他們的日常生活需求……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僅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那時候,黨中央一聲號令,全國各地最優秀的人員、最急需的資源、最先進的設備千里馳援。現在回想起來,依舊心潮澎湃。”汪勇説。

  因為義舉,汪勇被公司破格提升為分部經理。2021年,他從硚口分部調動至江漢分部工作,“今年1月和2月份的業務量,同比增長了10%左右。湖北經濟強勢復蘇重振,我們也有信心把業務越做越大。”

  平時除了忙工作,汪勇還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在他的協調溝通幫助下,4000余名高中困難學子獲得每人每年3200元的助學金,1000多戶孤殘老人得到全年基本生活物資的幫扶。他説,會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投身志願服務活動,傳遞正能量,弘揚新風正氣。

  【點評】

  全國人大代表、鶴峰縣金泰牧家庭農場主宋慶禮:2020年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北考察指導疫情防控,親自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親自推動實施支援湖北所有政策,殷切寄語“三個一定能”,這是湖北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根本所在。正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老百姓才能“擰成一股繩”,才會涌現出千千萬萬像汪勇這樣的志願者。

  (文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際凱)

  民警邵玉春:總書記深厚的為民情懷激勵著我

  春雨綿綿,萬象更新。

  3月6日,武漢市江岸區大智街派出所附近,對街的門面都已早早開門迎客。

  “最近還有沒有接到陌生號來電?要求轉賬的都是騙子,千萬不要上當。”大智街派出所副所長邵玉春正和同事一起,在轄區走訪巡邏,向居民宣傳防詐騙知識。

  2020年疫情期間,邵玉春轉運疑似病患的視頻,感動無數網友。

  “看到無數網友為我點讚,我很感動,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本就是我應盡的職責。”回憶那段艱難時光,邵玉春不禁動容。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邵玉春主動請纓加入戰“疫”黨員突擊隊。

  1月30日下午,邵玉春和同事到泰寧社區轉運一名疑似病患。不遠處的一棟居民樓裏傳來呼救聲。幾人聞訊衝上樓,見到一位老先生癱坐在二樓樓梯口,身體發熱、呼吸困難。

  幾天的轉運經歷和直覺,讓邵玉春意識到,老人很可能被感染。

  “把他扶到我背上來!”來不及多想,邵玉春果斷蹲在老先生身前,在同事的幫助下,背著老人往轉運車方向走。

  邵玉春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回想起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他記憶猶新。

  “習近平總書記專門提到公安民警,極大鼓舞了我們。總書記還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讓我感受到總書記深厚的為民情懷,也激勵我要更加努力工作。”邵玉春説。

  2020年9月,武漢政法系統組建首批100支以政法先鋒命名的先鋒隊,其中有一支以邵玉春名字命名的“邵玉春先鋒隊”。作為先鋒隊隊長,邵玉春帶領先鋒隊隊員們積極投身於服務群眾、破案打擊、矛盾化解工作中。

  “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立足本職工作,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守護群眾的歲月靜好。”邵玉春説。

  【點評】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首義律師事務所主任謝文敏:疫情發生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迅速部署,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省廣大公安民警忠誠履職、主動作為,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回望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是最可信賴的核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最可靠的主心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曠 通訊員 唐時傑)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莊丹——信心源自殷殷囑託

  “我們有信心,用五年時間再造一個‘長飛 ’。”3月6日,莊丹透露了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新目標。

  回到2020年初,身為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的莊丹,可能沒有這樣的信心。

  當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長飛公司的海內外訂單依然非常飽滿。而停工停産,讓莊丹面臨巨大壓力。

  疫情得到有力防控後,長飛公司申請復工並獲批准,成為武漢市第一批復工復産的工業企業。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研究確定了支援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所有政策。其中提出,要促進電子資訊、新材料等支柱産業恢復發展,穩住經濟基本盤。

  “關鍵時刻,總書記和黨中央就是主心骨,幫我們抓住了機遇,穩住了持續發展的局面。”莊丹介紹,2020年,是5G網路建設加速之年,必須把握住機會。

  當年4月下旬,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搭把手、拉一把”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指導組在漢召開湖北省工業品産銷對接會,長飛公司與某移動運營商達成協定,提供5G建設所需的高品質的光纖光纜産品及服務,共同助力國家5G網路建設。

  莊丹告訴記者,正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一定要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囑託,給了長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截至2021年,長飛公司已連續6年穩坐全球第一大光纖預製棒、光纜、光纖供應商位置。同時,開設了40多個海外辦事處,服務版圖覆蓋東南亞、非洲、歐洲和拉美等地區。

  中國光纖光纜行業由“全球光纖 中國製造”,升級為“全球光纖 中國創造”,長飛公司作出了重要貢獻。

  【點評】

  全國人大代表、銳科鐳射副董事長閆大鵬: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廣大企業和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勢,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袁超一)

  東風公司技術中心首席工種師楊軍—— 聽總書記的!打造動力澎湃的“中國心”

  3月6日,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發動機試驗樓,機器轟鳴、一片繁忙。

  “一季度我們鉚足幹勁,一個月完成了74輛試製樣車交付,實現開門紅。”東風公司技術中心首席工種師楊軍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過完年至今,團隊幾乎沒有休息過。

  走進位於技術中心的楊軍勞模創新工作室,各式各樣的汽車發動機樣品展示著團隊創新研發成果。

  “我們研發一台發動機,歷時4年、超過4.3萬台時,必須24小時不間斷做試驗。”楊軍説,創新工作室的成員大多是80後甚至90後,正年富力強。經歷過疫情衝擊後,大家主動謀變,以“一專多能”為技能發展方向。

  從發動機研發工作延伸到承擔整車試製、動力總成試驗運作、新能源試驗運作、新燃料電池試驗運作等多領域工作,楊軍每天近14小時紮根現場。

  過去一年,楊軍勞模創新工作室産生了2名“全國技術能手”。

  這樣一句話,一直激勵著這支團隊——“英雄的武漢人民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疫情,一定能夠浴火重生,一定能夠創造新時代更加輝煌的業績!”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是我們打造動力澎湃中國‘自主心’的不竭動力。”楊軍説,從事發動機研究28年,打造自主品牌發動機是他心中的夢想。

  “去年4月,我們創新工作室與東風乘用車史天鷹勞模創新工作室結成聯盟,協同創新。”楊軍介紹,雙方合作立項攻關課題13項,助力自主品牌發動機高品質投産。

  面對自主開發車型項目試製試驗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等挑戰,楊軍還和東風商用車王濤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合作,2021年完成超1000台樣車,業務量相比2020年增長85%。裝配效率從224人時/臺車提升至132人時/臺車。

  “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按照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踐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打造民族汽車品牌貢獻力量。”楊軍説。

  【點評】

  全國人大代表、東風集團神龍汽車有限公司職工楊祉剛:2021年湖北經濟邁上5萬億元大臺階,這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創造的輝煌,也是全省人民實幹、苦幹、奮鬥出來的重要成果。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始終懷揣“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的目標,踐行“一定要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的使命,在勞動技能上守正創新,以實幹實效向黨獻禮。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婷)

  武漢協和醫院質子醫學中心項目建設者唐倩:“中國共産黨就是咱的主心骨”

  “保質保量加快推進,讓工程早日竣工以惠及更多的腫瘤患者。”3月6日,在武漢市東西湖區協和醫院質子醫學中心項目工地,34歲的項目總工程師唐倩對到訪的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説。

  唐倩是四川人,來自中建三局一公司中南公司,曾參加多個重點項目。2020年9月,她主動請纓,投身武漢協和醫院質子醫學中心項目建設,和同事一起,在缺少行業標準參考的情況下,攻克了系列技術難題。

  “工程已通過省優質結構驗收,接下來的設備廠家驗收,驗收清單細分為2000多條,我們有信心順利通過。”她説。

  疫後重振,在中央支援下,湖北新開工大批重點項目、重點工程。“作為建設者,我們能感受到湖北經濟活力強勁恢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關心關懷的結果。總書記就是咱的主心骨,中國共産黨就是咱的主心骨!”唐倩説。

  地處東西湖區的武漢協和醫院質子醫學中心項目,建成後將填補中南地區質子治療的空白,有力助推和提升湖北省乃至華中地區的腫瘤診療水準。

  天空下著雨,項目工地上,不時可見施工作業忙碌的身影。手持卷尺等設備的項目生産經理劉旭,正在工地巡查。

  “去年春節,為趕工期,我和近40名同事,堅守工地,在工地過年。”1990年出生的劉旭説,作為生産經理,要嚴把品質關、守好安全關,為工程順利交付做好保障。

  【點評】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新洲區潘塘街陳玉村第一書記張文喜:兩年前的全國兩會上,我在現場聆聽總書記重要講話,面對面向總書記彙報。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託,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拼出新精彩。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韓帥 肖璐)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