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初心之地”“人民之城”,説的就是TA

2022-01-16 17:5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投資逾500億元的中芯國際臨港項目正式開工

  蘇州河畔

  紅磚灰瓦的歷史建築旁遊人如織

  政務雲上

  超大城市的各種生命體徵一屏可觀

  這些畫面

  構成了上海在2022年開端之時

  瞬間剪影

  2022年1月1日,上海環球金融中心100層觀光廳的“2022”新年裝飾與陸家嘴的樓群相映襯。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上海這座城市

  流光溢彩、生機勃勃

  蓬勃發展的背後

  是建設“人民城市”的深層邏輯:

  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為人民

  這是由百年工業遺址改造成的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在上海,通過一張“日程表”

  你可以看到高品質發展“風向標”

  投資逾500億元

  月産10萬片的整合電路項目

  從項目啟動到土地摘牌

  僅用190天

  從拿地到開工

  不到一個月

  新的“臨港速度”背後

  是項目專員隨身攜帶的日程表

  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進度與細節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 供圖)

  瞄準高品質發展

  上海謀定快動、只爭朝夕

  全市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超過800家

  外資研發中心超過500家

  已建和在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達14個

  …………

  在這裡

  改革開放“發光發熱”

  創新發展“引擎轟鳴”

  2021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海展現場。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在上海,通過一塊“寶地”

  你可以描摹高品質生活“新圖景”

  浦江東岸

  2010年世博會會址上

  世博文化公園北區2021年開門迎客

  可望江、宜賞湖、能爬“山”

  很多市民遊客紛紛趕來“打卡”

  重溫世博記憶

  俯瞰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北區內名為“申園”的中式園林。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濱江地段,寸土寸金

  被人形容為“大衣料子”

  若是搞商業開發

  市場價值至少1000億元

  然而

  遵循“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理念

  上海的選擇卻是:

  建設公園綠地

  讓市民遊客得以走進、休憩

  黃浦江畔“跑族”雲集

  蘇州河上賽艇“翻飛”

  在有限的空間內

  上海發揮“螺螄殼裏做道場”精神

  為市民提供更美的生態環境

  更優的公共服務

  2021年2月9日拍攝的上海地鐵15號線吳中路站站廳內景。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在上海,通過一把“椅子”

  你可以體驗高效能治理“繡花針”

  認養樹木、花草,並不稀奇

  而在新一年的上海

  竟然還可以認養椅子

  愚園路523弄內,

  一把有著“文藝氣息”的座椅火了

  它的認建認養者

  是“七一勳章”獲得者呂其明和指揮家曹鵬

  (劉歆 攝)

  並不是政府沒錢建座椅

  而是希望倡導城市治理新理念:

  所有人都是城市的主人

  都有責任維護城市客廳裏的“傢具”

  在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黨建網格的應用場景(2020年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城市運作“一網統管”

  基層立法聯繫點實現16個區全覆蓋

  率先成立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

  監測0.01m3水量法關愛獨居老人

  …………

  城市運作更智慧

  市民參與更多元

  城市治理更精細

  2022年1月1日拍攝的上海陸家嘴新年初升的太陽(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楊帆 攝)

  從黨的初心始發地

  到新時代的人民城市

  2022年的上海

  虎虎有生氣

  迎著新年的晨曦

  一幅嶄新的畫卷

  在上海這座城市

  向著未來,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