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金羊網評:賦能數字經濟,打造數字強國

2022-01-16 17:41:00
來源:金羊網
字號

  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文章強調,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面向未來,我們要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時代飛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數字經濟款款向我們走來,這是一種歷史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當今,數字經濟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涵蓋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如何適應新時代要求,跟上世界潮流,已成為我國發展的必選題。習近平主席高瞻遠矚,提出要構建數字強國的戰略構想,在當下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意義。

  為數字經濟賦能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客觀必然要求。數字經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經濟大國,科技強國必須是數字強國。我們黨提出了兩個一年的奮鬥目標,第一個奮鬥目標——建黨100週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已經啟航。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依託科技進步,而數字經濟是科技進步的重要載體,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業態,已經顯現了出色的發展前途,成為重要的科技支撐。“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於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利於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有利於推動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誰在數字經濟方面領先,誰就能掌握世界先機和主動。人們應該看到,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還存在著諸多短板,必須儘快補齊這些短板,去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

  為數字經濟賦能必須注重數字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事業興盛,唯在用人,得人才者得天下。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國家層面十分注重人才的培養和使用,造就和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成為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但是數字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明顯跟不上時代步伐。“這些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較快、成就顯著。同時,我們要看到,同世界數字經濟大國、強國相比,我國數字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數字人才嚴重不足勢必會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只有著力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數字人才,儲備豐厚的數字人才力量,才能支撐半壁江山,顯示我國科技進步實力。

  為數字經濟賦能必須注重科技創新。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科技創新也是生産力。眼下,建設創新型國家已成為社會共識和行動,勇於創新才能解決好“卡脖子”問題,在關鍵技術與核心領域領先他人,不被別人所制約。“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推進重點領域數字産業發展,規範數字經濟發展,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創新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工業發達國家都是在創新中成長起來的。依託科技優勢,積極打造數字強國,讓更多數字經濟成果造福人類,彰顯出科技大國的數字實力,應成為我們不懈的追求。

  為數字經濟賦能必須做好融合發展這篇文章。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當下,世界格局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游離於世界之外。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具有廣泛性的特點,大數據時代數字共用是世界普遍潮流,國家要發展就必須自覺地融入世界數字洪流,共生共存。開放包容是中國的秉持原則,中國願意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數字經濟機遇,體現了中國的大國責任擔當。中國的開放與包容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諸多條件,我們要主動與世界接軌,著力打造世界數字強國,為世界人類文明做出中國貢獻。(金羊網 文/李紅軍)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