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荔枝網評:我國外貿額首破6萬億美元,高開穩走再創新氣象

2022-01-16 17:42:00
來源:荔枝新聞
字號

  特約評論員/周軍

  分秒精彩,活力涌動。一秒鐘,大約價值120萬元的貨物進出中國國門!海關總署14日發佈數據,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億元,同比增長21.4%,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市場的活力蘊藏在逐級連跳的數據中。繼2013年我國外貿額首次達到4萬億美元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積蓄髮力,在不平凡的2021年,我國外貿創造了不凡“成績單”——外貿額連續跨過5萬億、6萬億美元兩大臺階。一年之內連續兩連跳,中國外貿額創下歷史新高。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大環境下,中國外貿喜人答卷令國內市場振奮,更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信心和力量。

  觀察中國經濟,外貿是重要窗口。入世20年來,我國外貿額從2001年的4.22萬億元起步,到2021年接近40萬億元;全球市場份額佔比從2001年的4%大幅提升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13.5%。在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的不利局面下,中國更大力度擁抱世界經濟,以更大的市場磁力吸引外資,共用創業環境和市場機遇;用好“世界工廠”,要運用政策“組合拳”引導各類市場主體更深層次融入世界經濟鏈條,切實以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親密值”點燃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花”。中國經濟成為獨特的世界經濟“穩定器”“避風港”。

  如今,外貿越來越成為中國經濟結構中的關鍵支柱。從功能看,中國經濟能夠練強市場“內功”、頂住壓力,外貿實現逆勢增長,這份“穩”和“進”來之不易,對國內其他領域經濟都將起到很好的促動作用。從世界範圍看,我國外貿與世界經濟大國持續提升合作面,特別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度可圈可點。“朋友圈”壯大、貿易方式優化,中國外貿前景更加可期。

  全面看待中國外貿,既要看增量,更要看品質。從外貿組成來看,民營經濟表現不俗。過去一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8.6%,佔據“半壁江山”,外貿“大家庭”中民營力量崛起,我國外貿靈活性、韌性、創造力等方面都將有更多的可能。除此之外,我國機電産品、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手機、汽車等産品在外貿中“進”勢明顯,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成為穩外貿的“輕騎兵”。市場主體更活躍、新業態蓬勃發展,我國外貿實現了質的穩步提升,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引擎。

  越是“進”勢明顯,越要“穩”好大盤,全力以赴“穩增長”。市場各領域需要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外貿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不平衡因素增多。對此,各地方都應更加關注外貿企業時下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有效化解好一些領域運費高位徘徊、原材料價格上漲,見訂單不見效益、有單不敢接等突出問題,對症施策、精準化解、疏通堵點,讓外貿企業在高起點上更穩更好發展。

  我國外貿額突破6萬億美元,只是一個新起點,要時刻準確把握前進的“時”與“勢”,認真落實好新一輪助企紓困舉措,努力保訂單、穩預期,高開穩走再創外貿新氣象。(周軍)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