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長徵精神
圖K:貴州仁懷市茅臺鎮茅臺渡口鐵索橋。
圖L:一名學生在貴州仁懷市茅臺鎮紅軍長徵過茅臺陳列館抄錄紅色故事。
陳 勇攝(影像中國)
圖M:江西于都縣的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碑。
黃楊軍攝(影像中國)
圖N:福建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紅軍橋。
丘嘉瑞攝(人民視覺)
圖O:湖南汝城縣沙洲村廣場上的“半條被子”雕塑。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攝
圖P:四川夾金山海拔4114米埡口的紅色主題文化景觀。
郝立藝攝(新華社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我們的事業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徵精神,在新的長徵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今年是紅軍長徵勝利85周年。通過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整合長徵沿線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對于充分用好紅色資源,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根據《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將整合長徵沿線15個省(區、市)文物和文化資源,根據紅軍長徵歷程和行軍線路構建總體空間框架,加強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4類主體功能區建設,實施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教育培訓工程。
目前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進展如何?一批標志性項目建成後將發揮什麼作用?記者在多地進行了採訪。
——編 者
縱橫10余省份,長驅二萬五千里,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長徵沿線存留了數量龐大、類型豐富的長徵文物和文化資源。今年8月,《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出臺。根據規劃,長徵國家文化公園以保護好長徵文物、講好長徵故事、傳承好長徵精神、利用好長徵資源、帶動好長徵沿線發展為總體建設目標,將分3個階段完成建設保護工作。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正加強整體統籌協調,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等,按照規劃明確的目標要求、時間表和路線圖,積極推動落實各項建設任務。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地方申報、專家評審、部門復審、地方公示等程序,將127個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納入“十四五”時期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項目儲備庫。同時,指導各地推進近兩年安排中央資金的標志性項目建設。下一步,將推動規劃明確的各項任務目標落地、落細、落實,批復同意印發分省份規劃,並指導長徵沿線省(區、市)加快推進重大標志性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工作目標。推出國家文化公園形象標志及使用規范,選取重要點段率先應用。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官方網站和數字雲平臺。積極指導推進電視專題片《長徵之歌》攝制工作。指導地方舉辦長徵文化發展論壇。支持出版一批長徵主題精品圖書等。
福建段——
劃分功能區 布局顯特色
本報記者 劉曉宇
臉龐稚嫩,身體挺立,灰布鞋里墊著稻草——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中復村紅九軍團陳列館內的少年紅軍蠟像引人注目。1934年9月23日,松毛嶺戰役在此打響。“14歲的少年想當兵,擔心身高不夠,就在鞋里墊上稻草。”講解員鐘鳴介紹,“長汀縣留有姓名的紅軍烈士有6663名,無名烈士更多。”
長汀縣和三明市寧化縣是長徵出發地之一,也是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福建段)的重點縣域。去年5月落成的紅九軍團陳列館,展陳了紅九軍團在閩西戰鬥、生活留下的點點滴滴,是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長汀段)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邀請專業團隊,編制了中復村發展規劃,科學引導紅色旅遊發展和鄉村振興相結合。正在建設中的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暨松毛嶺戰役紀念館,就體現了這一理念。”長汀縣出發地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經理黃煜說。
距離中復村10多公里的河田鎮露湖村內,佔地近1500平方米的中國(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博物館今年1月開館,係統展示了從中央蘇區時期開始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
今年8月,長汀縣被列為首批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創建縣。長汀縣計劃用4年左右時間,重點規劃建設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等4類主體功能區。
寧化縣長徵精神教育基地內,遊客駐足觀看展館里的照片和實物,感受群眾為紅軍籌集“千擔紙、萬擔糧”的崢嶸歲月。寧化縣長徵精神教育基地是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寧化段)建設的重點項目,以“萬里長徵第一步”和“軍號嘹亮”為策展主題進行布展,今年3月開放後已接待團隊和遊客10萬余人次。
寧化縣確定了2個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核心展示園以及長徵學院、長徵步道等一批重大建設項目,8個子項目已經完工或投入使用。
“我們以中央紅軍長徵路線福建段為主軸,以長汀縣和寧化縣為核心建設區,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一線兩核兩區三園六帶多點’空間布局,做到既串珠成線突出重點,又不盲目求大求全。”福建省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由福建省歌劇院創作的民族歌劇《松毛嶺之戀》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黃煜說:“《松毛嶺之戀》已經成為長汀縣長徵出發地旅遊基礎設施及紅色文化創意基地的常態項目,接下來我們計劃推出虛擬現實體驗等沉浸式科技項目。”
江西段——
促文旅融合 助鄉村振興
本報記者 朱 磊 楊顏菲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官田村坐落在群山環抱的盆地中央,這里的官田兵器博物館正在施工建設。這是興國中央紅軍長徵出發準備重點展示園建設項目的子項目,也是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項目新建的博物館之一。
“當年,官田村處于中央蘇區腹地,是江西紅軍獨立二、四團的主要根據地。”興國縣委黨史辦副主任丁志操介紹,1931年10月,中央紅軍第一個大型兵工廠——中央兵工廠在這里誕生。官田村保留了運輸隊舊址、槍炮科舊址等。
據介紹,興國中央紅軍長徵出發準備重點展示園圍繞中央兵工廠舊址群開展建設,包括舊址群內部展陳提升,周邊環境整治和景觀提升,遊客中心完善等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作為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江西擁有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等重要紅色資源,這片土地上鐫刻著紅軍長徵的腳印。
贛州市于都縣祁祿山鎮,有一條保存完好的長徵步道,小道蜿蜒曲折,依山而行,主體長度約5公里。在小道起點處,精致美觀的遊客中心“登賢閣”拔地而起,統一設計制作的木質標識牌挂在小道一側,沿途70多個音箱播放著紅色歌曲。雖然尚未建設完成,已有遊客慕名而來。作為中央紅軍長徵出發歷史步道中的一段,祁祿山示范段建設進展順利,遊客中心、路段文化氛圍提升施工正在推進。
在該步道的盡頭,遊客可以在“長徵驛站”稍作休憩,再往前走幾百米,就來到了紅軍小鎮。“我們依托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發展紅色旅遊,希望以此帶動群眾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祁祿山鎮黨委副書記謝銳說。
據了解,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的建設以中央紅軍長徵路線、長徵決策與前期準備及與長徵緊密相關的重要事件發生區域為重點建設區,主要涉及贛州、吉安、撫州3個地級市,包括瑞金、于都、興國等19個縣(市、區)。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由贛州發揮核心引領作用,以中央紅軍長徵路線為軸,以紅七軍團北上抗日先遣路線、紅六軍團集結和西徵路線為兩線串聯,布局“長徵出發”“突破前三道封鎖線”以及“長徵策應”三大片區,講述長徵故事,統籌保護利用片區文物和文化資源。除中央紅軍長徵出發準備重點展示園、中央紅軍長徵出發歷史步道,還有7個重點建設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貴州段——
點線面聯動 分步驟探索
本報記者 蘇 濱 陳雋逸
高處,塔吊有條不紊地作業;遠處,鋼筋逐漸架出雛形;近處,混凝土攪拌機嗡嗡作響……貴州省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工人正抓緊建設長徵數字科技藝術館。
長徵數字科技藝術館由6個分館和1個飛行影院構成,整體呈紅色飄帶狀,借助虛擬現實、全息影像及多媒體聲光電等技術,讓觀眾沉浸式體驗紅色文化。作為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段)的特色項目,藝術館計劃明年交付使用。
貴州紅色資源十分豐富,紅軍長徵在貴州時間跨度長、發生重大事件多、活動范圍廣,留下豐厚精神財富和眾多文物資源,為建好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奠定了基礎。
2019年12月,貴州組建了由省委書記挂帥的貴州省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起內容建設、規劃指導、政策支持、資金保障、數字再現、工程實施六大工作專班。今年7月1日,《貴州省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條例》正式施行。
建設之初,貴州便確立“一核、一線、兩翼、多點”的總體架構,即以遵義會議會址及周邊文物為核心,以中央紅軍長徵路線為主線,以紅二軍團、紅六軍團長徵遺跡為兩翼,加之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節點,以線串點擴面,分類分期規劃。
據介紹,在具體項目設計上,貴州仍然在不斷優化。比如之前的備選項目不一定契合現在的需要,要動態調整。為此,貴州探索分期分階段規劃,列出重點清單,讓貼合實際、可操作性強、能夠落到實地的項目盡快啟動。
再次來到遵義會議會址,72歲的市民夏慶元感覺有些不一樣:“坑洼的瀝青路變成了青石板路,入口從1個增加到了4個。”
今年2月,遵義會議會址周邊環境整治及展陳提升工程正式啟動。這項工程是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的核心項目之一。
“工程包括遵義會議紀念館展陳提升、可移動文物數字化保護等五大部分,目前基建部分已經完成。”遵義市紅花崗區文化旅遊局黨委書記於飛介紹。
今年以來,貴州已完成30多個長徵文物保護點的保護修繕,此外還將建設28條長徵歷史步道,完成5個紅軍長徵村項目。
既要建設好,也要利用好。“未來,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如何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做到文旅融合,帶動百姓致富,從而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還要逐步探索,這是一項長期工程。”貴州省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協調指導處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