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  >   長徵路上奔小康

要經歷多少次磨難,才能走完兩萬五千里長徵路?

2016年10月27日 15:41:29  來源:中青在線
字號:    

   作者:張冀北

   這兩天,微信朋友圈被一個叫《重回戰場:你能在長徵路上走多遠?》的H5刷了屏。朋友們積極轉發參與,分享“戰果”,同時,各大網站首頁、微信平臺也紛紛轉載。

   《重回戰場:你能在長徵路上走多遠?》H5是由“朝陽工作室”出品,委托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制作的“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係列融媒作品之一。經過多次完善和內部調試,作品已于8月24日正式上線,兩天內就突破了70萬的點擊量。

   “居然可以上傳自己的頭像,就像親自參與長徵一樣!”“音樂和畫面太振奮人心了,看著畫面里的‘戰士’在長徵地圖上一步步前進,特有自豪感!”“我錯了4道題,負了4次傷,看來要好好學習長徵歷史了啊!”

   看著H5作品被社交媒體、朋友圈里小夥伴分享甚至刷屏,負責此次H5作品制作的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工作人員們高興極了。“本以為長徵這種政治屬性較濃的作品會反映平淡,沒想到大家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這麼高!”

   今天,記者就帶您走進這個H5作品創作團隊,為大家揭秘《重回戰場:你能在長徵路上走多遠?》背後的故事。

   一個優秀H5作品的誕生,第一步就是要有好的文案!

   “最開始的想法只是一個簡單的歷史問答模式,但大家都覺得形式過于老套、簡單、枯燥,用戶的參與感和角色代入感不強。”文案主創告訴記者,基于設計的交互性、用戶的參與性考慮,我們最後決定將文案設計成用答題闖關模擬長徵徵途形式,用戶通過回答長徵歷史問題,在回顧長徵歷史的同時,不斷模擬向前推進長徵進程。

   最終,文案組決定用一張長徵路線圖作為整個H5不斷向前推進的背景,用戶進入H5頁面後將變成長徵隊伍中一員,不但可以自主選擇戰士性別,還可以上傳自己的頭像。這樣一來,一個身穿紅軍軍裝的用戶就出現在了手機頁面上。用戶需要不斷回答問題,答對,頁面中的“戰士”就大步奔向下一個戰場,答錯就會顯示“不幸負傷”,只能被擔架抬著前往下一站嘍!用戶在答題過程中,與之配合的畫面、音樂也將為用戶營造視覺和聽覺上的長徵氛圍。隨著用戶答題過程的推進,頁面中的“戰士”不斷向下一個地點進發,長徵進程也隨之一步步向前,直至勝利會師。

   中青在線融媒工作室負責人說:“我們團隊一直在進行融媒體作品的創作和探索。以前也做過類似主題的H5,但問題是怎麼做出新花樣來!在整個文案創作過程中,主創們力求在形式上謀求突破和創新,努力讓用戶覺得他們不僅僅是在回答歷史問題,而是能夠通過答題這種形式將自己帶入長徵的歷史背景下,感受長徵,增強用戶的體驗感。”

   前期文案落地後,工作室便開啟了處女座模式,進行作品的後期設計與制作。

   “在整個H5的設計風格上,我們前後嘗試了好幾種方式,最終選擇了復古風,給人以緬懷歷史、向長徵致敬的感情色彩。同時,整體設計節奏也保持活潑,努力使一個政治屬性較強的H5變得有趣而不死板。”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視覺設計師介紹。

   “作品的目的是要帶動網友回顧長徵歷史,感受長徵精神,那首先我們作品中的歷史就不能出現任何差錯。”擔任作品監制的“朝陽工作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此,他們還專門邀請中國革命史專家為作品“把關”。

   例如,有一道選擇題問,到底哪里是紅軍長徵的第一站?一位軍史專家認為,光說“瑞金”有爭議。因為瑞金當時是中央機關所在地,但大部分紅軍部隊是從各縣集中到“于都河”,從那里出發開始漫漫長徵路。最終,經過與另一位中國革命史專家的確認,將標準答案寫為“瑞金、于都等地”。

   “這幾天,我們專業好多同學都在朋友圈里轉發這個長徵H5。大家參與答題,互相分享自己的成績,都覺得這個H5創意很好,一邊感受著長徵精神,一邊回顧了重要歷史,一舉兩得!”山東大學一名大三學生說,最近紀念長徵的活動特別多,我們希望這種形式的H5最好能夠出一個係列,把更多的歷史故事帶給大家!

   一名“00後”網友在參與答題後發現自己答錯了好幾道題,才認識到自己原來對長徵太缺乏了解了。他在中國青年報官方微信號後臺留言稱:“革命先輩們太不容易了,是要經歷多少次負傷,才能走過兩萬五千里長徵路啊!這個H5太讚了!”

   “毛主席說過,長徵是宣傳隊、是宣言書、是播種機。雖然長徵已經過去80年,但80年的櫛風沐雨,並未衝淡紅軍長徵在國人心中的歷史地位。經過歲月的洗禮,偉大的長徵精神歷久彌新,是我們國家、民族和整個社會都不能忘卻的並永遠銘刻于心的。生長于和平年代,我們需要做的更多的則是通過各種方式去銘記,去傳承。”聊起這次的長徵H5作品,朝陽工作室相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朱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