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聚力“兩區”建設 高起點向前推進(“十四五”,我們這樣開局起步)

2021-03-28 12:1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開欄的話

  一年之計在於春,開局之年鼓催人。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們黨成立100週年。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邁好“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第一步,至關重要。第一步要邁準邁穩,邁出新氣象,邁出新成效。

  本報今起推出“‘十四五’,我們這樣開局起步”專欄,報道大江南北、各行各業乘勢而上、接續奮鬥,努力幹成一番新事業,幹出一片新天地。

  人民日報北京3月27日電 (記者朱競若、王昊男)“十四五”開局起步,北京將推進“兩區”建設作為發力點、重頭戲,蹄疾步穩。截至3月24日,“兩區”建設251項政策清單,已累計付諸實施137項,32項全國首創政策和項目先後落地,産業領域、重點區域和要素保障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新增入庫優質項目1100多個。

  “兩區”建設,即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這是中央批復支援北京的兩項重大政策。“對北京來説,‘兩區’建設,不是單純打造區域性亮點,而必須立足於形成新發展格局,高起點向前推進,探路先行。”北京市委主要負責同志介紹。

  點點手機,自動駕駛計程車就會載客前往目的地;網購快遞,無人物流車24小時整裝待命——這些曾經出現在電影中的場景,在北京即將成為現實。依託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北京將設計智慧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開放高速公路測試、無人配送車商業運營服務,推動自動駕駛計程車、無人物流車規模化試運作和商業運營服務。

  “沒想到政策創新力度這麼大,速度這麼快,這將激勵我們企業繼續加大創新力度。”無人車暨服務提供商、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恩源表示。

  “‘兩區’建設,就要做到園區開放和産業開放。關鍵任務是制度創新,推動貿易、投資和人才流動自由化便利化,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特色是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區域協同開放。”北京市政府有關同志這樣解讀。目前,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覆蓋北京全市域;自貿試驗區涵蓋科技創新、國際商務服務、高端産業3個片區,總實施範圍119.68平方公里。

  3月16日,首筆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落地北京,金額1000萬美元。“這將大幅提升集團內部跨境資金運作便利化程度,為集團實現更高水準、更高品質全球資金管理提供有力保障。”試點主辦企業、中化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國際業務部高航看好這項試點政策。

  高新技術企業將實行“報備即批准”、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公司型創投企業所得稅優惠、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一批或全國首創、或率先實施的政策措施密集落地,“兩區”政策紅利疊加,發展動能直達企業。

  “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是按照行業推進開放,可以理解成縱向的;自貿試驗區是按照區域打造開放整合的高地,是按照橫向推進的。”朝陽區委書記王灝這樣介紹。橫縱結合、條塊結合,形成北京“兩區”建設獨特的格局,而“抓住新機遇、起步即衝刺”,成為北京各區各部門的奮鬥姿態。

  營商環境不斷提升。朝陽區的CBD國際人才服務中心,整合了19家職能部門的120項服務項目,外國人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一窗受理”;海澱區對區域內新設立或新遷入的外資金融機構中國總部、外資控股金融機構,給予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落戶獎勵;順義區的天竺綜保區首創航材共用平臺,使波音787型飛機平均送修週期由60天縮短至目前的35天左右。

  法治環境更加優化。3月18日,北京金融法院正式成立。“將圍繞北京‘兩區’建設,依法支援金融服務領域改革創新,為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文化金融、數字金融發展提供司法指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北京金融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蔡慧永表示。“兩區”建設中,涉及金融領域建設的任務措施有102項,目前已落地44項。

  隨著“兩區”建設不斷推進,更加開放的北京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持牌支付機構、首家外資獨資的保險資管公司、首家外商獨資的貨幣經紀公司……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北京新設外資企業224家,同比增長25.1%;合同外資66.1億美元,同比增長1.5倍;實際利用外資27億美元,同比增長32.7%。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