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共産黨具有不斷自我革新的品格

2021-03-28 11:59: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國外共産黨人看中共百年】

  作者:漢納加裏卜

  中國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尤其是在經濟、科技和醫療等領域的成就,以及中國人民所堅持的有生命力的政治制度,都離不開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自20世紀初以來為實現民族解放和建設社會主義國家而進行的長期不懈的奮鬥。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戰役就是中國最令人矚目的成就之一。事實上,1921年建立的中國共産黨在過去100年來已經對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産生了巨大的影響。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既是一般意義上人類發展歷史性突破的高峰,也是特殊意義上中國發展歷史性突破的高峰。

  漢納加裏卜

  黎巴嫩政治家,黎巴嫩共産黨總書記

  不斷自我革新的百年奮鬥歷程

  自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就將大眾的解放與平等作為其目標。在毛澤東的領導下,中國共産黨能夠滿足中國人民的期望,回應人民的心聲,尤其是滿足工人和農民的願望。中國共産黨為了實現自己所承諾的戰略目標而努力奮鬥,把實現民族解放和建設社會主義作為兩大核心任務。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共産黨能夠有效地領導國家,將其建設成為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在1978年改革開放起步時,中國共産黨就已意識到,推動改革進程既是執政黨的義務,也是結合本國國情來深入認識馬克思主義的契機。中國共産黨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在黨的革新和現代化的戰略嘗試中不斷地進行評估和評價,才能不斷完善自身的體制機制,這也是中國共産黨不斷實現不同階段戰略目標的重要原因。

  毋庸諱言,任何一個像中國共産黨這樣領導革命進程和改革進程的政黨,在非常敏感的國內和世界政治環境中,都可能會遇到挫折。事實上,中國共産黨在歷史上也經歷了無數重要的關口,但在每一次的突破中,中國共産黨都能調整自己的政策或策略,以此確保革命、改革和發展的可持續性。中國共産黨的這一特點使其具有優勢,因為中共總是以正確的方式對緊迫的問題作出回應,並自我調節以適應各種情況的變化。作為一個局外觀察者,我不得不對中國共産黨及其不斷自我革新與提升的品格表示由衷的欽佩。

  世界人民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霸權

  中國共産黨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極其重要,對當今時代尤其如此。有必要為全人類提供一個新的願景。過去四十多年來,中國共産黨通過採用一種基於新的發展範式的經濟模式,使自己成為許多希望構建或借鑒類似經驗的發展中國家的榜樣。這種模式之所以能夠成功,正是因為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結構凸顯出一個真理,那就是世界人民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一些國家所施行的霸權主義。例如,美國正在加劇世界各地的緊張局勢,對中國發動貿易戰,認為中國共産黨是“美國的敵人”和“民主的敵人”。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今世界各國的行為基於兩個準則。第一個準則是由中國倡導的,其基礎是為人類的福祉和發展而相互合作;第二個準則是以美國為首推行的,其基礎是戰爭、敵對、侵略、不公平競爭和邊緣化。我認為,美國將無法在這一方向上向前推進,因為整個世界都越來越傾向於增強合作與團結的紐帶。

  中國共産黨領導了一種獨特的國際合作模式。這種模式建立在世界各國人民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各國人民之間的聯繫,與一些國家使用武力、實施控制和剝削截然不同。事實上,“一帶一路”倡議就是中國人所信仰的價值體系的一個突出例子。中國通過這一倡議給全世界上了重要的一課:各國之間的平等尊重和相互合作是可以實現的。我還要補充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政策是追求國際和平,而美國的外交政策則是以發動戰爭、建立軍事基地、干涉別國內政等帝國主義行徑為基礎。總之,遠離戰爭和侵略,在國際團結與和平的基礎上建立國家之間的關係是極其重要的。我相信這是人類的命運,而中國正在使這一選項成為可能。

  真正的挑戰在於堅持和維護社會主義

  毫無疑問,全球社會主義事業在20世紀經歷了一系列發展。除中國革命外,還有俄國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歐等世界各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所有這些模式都鼓舞了全球的共産主義者,這些國家通過不同的社會主義模式,給世界上了重要的一課。我們看到,在不必強加剝削和資本主義通常所提倡的價值觀的條件下,建立一個在多領域表現強勁的國家和發達的社會是可能的。而且,這些國家在平等和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一定時期內也超過了同時期資本主義國家所取得的成就。但是,蘇聯的解體也告訴我們,真正的挑戰不僅在於建立社會主義,而且在於堅持和維護社會主義。我想指出的是,中國曾經歷的挑戰與蘇聯當時受到的挑戰有相似之處,但中國于1978年通過啟動改革方案來有效應對這些挑戰。我認為中國的改革方案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其目的是發展生産力,而生産力是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請允許我借此機會提醒讀者,鄧小平曾寫道:“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産力發達,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們堅持社會主義,要建設對資本主義具有優越性的社會主義,首先必須擺脫貧窮。”

  談到世界社會主義的前景,正如我在前文提到的,中國共産黨所進行的改革是以馬克思主義或者説科學社會主義為基礎的。這些理論明確指出,發展生産力是十分必要的。科學社會主義把歷史發展看作一個以當前情況所揭示的規律為基礎的過程。根據這一理論的特定性,中國共産黨認為生産關係與勞動生産力的當前實際不相適應,因此中國共産黨推動社會主義事業進行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所説的話一針見血,他曾指出:“現在,各种經濟學理論五花八門,但我們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只能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而不能是別的什麼經濟理論。”此外,西方的一些人士曾希望中國正在進行的改革最終能把中國轉變成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而當這一希望破滅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對中國産生了強烈的敵意,不僅因為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更重要的是中國決心堅持並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基於上述情況,我堅信,全球社會主義的未來前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及其建設和堅持社會主義的能力。

  黎巴嫩共産黨與中國共産黨在歷史上有著緊密的聯繫。最近,兩黨之間的溝通渠道得到進一步通暢,兩黨之間的合作日益緊密。黎巴嫩共産黨定期派一些幹部和黨員代表到中國訪問,以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深刻認識。這些訪問為我們黎巴嫩共産黨的黨員提供了更清楚了解和認識中國政治、經濟和技術進步的寶貴機會。此外,黎巴嫩共産黨還接待了因不同原因到訪黎巴嫩的中國共産黨代表團,兩黨在一年一度召開的世界共産黨與工人黨國際會議期間也舉行了會談,這些都有利於兩黨在未來進一步加強合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國際合作局統籌。譯者唐芳芳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