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攻堅之星丨支月英:40年紮根鄉村扶貧扶智

2021-01-30 09:26: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不是看到希望才堅守

  而是只有堅守才能看到希望

  這是一位主動放棄城市生活,來到山區支教40年的鄉村女教師的人生格言。她深耕山區教育,為山裏的孩子帶來力量與希望。

  支月英今年60歲,從1980年到2020年,整整40年從未離開過鄉村教育一線。 40年前,年僅19歲的支月英得知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師資力量短缺,從小就想當老師的她拒絕了當時包括父母在內的所有人的勸説,毅然下定決心去支教。

  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老師 支月英:我剛來到這個學校,教室裏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塊黑板和拼湊的課桌椅,雖然通了電,但也是時有時無的。

  簡陋的教學條件和惡劣的生活環境,讓來到這裡的老師走了一撥又一撥。

  支月英暗下決心,既然來了,就要幹出個樣子。學校設施簡陋、破爛不堪,她就想辦法弄來材料,自己動手把教室門窗整修好,讓孩子們冬天裏上課再也不用擔心刺骨的寒風。

  剛參加工作時,支月英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有些孩子家裏交不起學費,她就經常幫著學生墊付學費,墊著墊著,有時連自己買米買菜的錢都不夠了,只得去借錢應急。為了資助更多的學生,支月英就在雙休日、節假日跟著壯勞力去山裏扛木頭、拉毛竹、裝車。最驚險的一次,她坐的大貨車出了車禍,車翻了好幾個滾,支月英當時就摔了出去。

  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老師 支月英:當時我昏迷了很長時間,後來慢慢甦醒過來,到現在我右邊太陽穴旁還看得到當年(受傷)留下的凹陷痕跡。

  雖在山區執教,支月英刻苦鑽研、不斷提升教學水準,她擔任老師的教學點,教學品質排在縣裏的前列。真心的付出和過硬的本領,讓她逐步贏得了鄉親們的認可。

  學生家長 李士禮:支老師在我們山裏面教了幾十年的書,真不容易,她用真心對待山裏的每一個孩子,通過教育改變了山裏面每一個孩子的命運,她是我們的恩人,我們從心裏感激她。

  支月英老師的學生 廖作英:支老師是我的啟蒙恩師,現在的我也已經成了一名光榮的教師,我會像支老師一樣,愛護我的孩子們,希望他們以後成為棟樑之才。

  扶貧必扶智。40年來,支月英培養出1000多個貧困山區學生,他們通過就業參加工作,不僅自己擺脫了貧困,也帶動家庭脫了貧。 2018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支月英提出了《關於國家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精準扶貧政策修改意見》,建議將“義務教育階段非寄宿生納入生活補助範圍”,2019年,建議被採納並落地實施。根據這個政策,貧困戶家庭的王寶寧和妹妹享受到了每人每年500元的困難生活補助。

  王寶寧的家長 付琴:現在有了這筆補助,多少會改善我們目前的狀況,減輕我們的經濟負擔,也減輕了我的壓力。

  在白洋教學點有一個支月英設計的校徽,三棵綠樹之間,一隻白鴿展翅飛起。支月英説,綠樹,是這兒的大山,白鴿,是每一個能自由飛出大山的孩子。校捨得墻壁上,寫著一句打動人心的話:

  給孩子溫暖

  給孩子希望

  給孩子力量

  (編輯 胡月)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