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面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內涵和特徵(下)

2021-01-22 09:57:00
來源:中國理論網
字號

  【編者按】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週年。領航新時代,如何全面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內涵和特徵。為此,中國理論網特推出解讀書摘,以饗讀者。

  一、中國的現代化是立足中國國情、獨立自主發展的現代化

  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是無法繞開的,但走向現代化的道路是可以選擇的。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適合自己的現代化道路,書寫屬於自己的現代文明,收穫屬於自己的現代化成果。

  中國有5000多年綿延不衰的中華文明,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有14億的超大人口規模,有自身獨特的文化傳統、歷史命運、現實國情,中國的現代化不可能模倣他人、依附他人,更不可能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必須走自主發展、自力更生之路。

  對於如何實現現代化、實現什麼樣的現代化,中國共産黨有自己的獨立判斷。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主要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條件,以自力更生為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反覆強調:“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我們願意借鑒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但不會照抄照搬任何國家的發展模式。”“中國人民的成功實踐昭示世人,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只要找準正確方向、馳而不息,條條大路通羅馬。”

  歷史的實踐充分證明,正是堅持了立足自身國情、自主發展之路,才使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國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全體人民總體小康,第一次通過走自己的路實現跨越趕超。中國的現代化之路,是在當代中國歷史性實踐中生成的,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創舉。中國以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行動告訴世界,中國既沒有與人類文明“脫鉤”,又沒有模倣依附他人;既選擇融入國際社會,又沒有滑向“西方軌道”;既吸收借鑒人類社會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又沒有失去自主性。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立足點。

  二、中國的現代化是堅持合作共贏、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的現代化秉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不走侵略、殖民、擴張的西方道路,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邏輯,成功開闢了“強而不霸”的大國復興之路。

  “不稱霸”作為中國的政策主張,源於中華文化的深厚浸染,源於對民族苦難歷史的深刻記憶,源於對西方“好戰必亡”“霸極必衰”定律的深刻認知,源於對共産黨執政理念和歷史使命的深刻把握。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深諳國強必霸、霸極必衰以及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的歷史辨證法,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協和萬邦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古代開創絲綢之路是為了東西方交流互鑒、共用發展,今天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同樣是為了交流合作、共促繁榮。

  但也要看到,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中國威脅論”“國強必霸論”等甚囂塵上。有人認為,自地理大發現以來500年的世界歷史就是一部國強必霸的歷史,國家強大後無一例外都走上了霸權主義這條不歸路。中國沒有重復昔日大國崛起的老路,而是以和平方式崛起,崛起後依然走和平發展道路。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無論自身如何發展,中國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我們在政策上是這樣規定的、制度上是這樣設計的,在實踐中更是一直這樣做的。”中國不是國際秩序的挑戰者、破壞者,也不是全球治理體系的旁觀者、局外人,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中國向世界作出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的莊嚴承諾,同時也用自己的具體行動詮釋著堅持合作共贏、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理念。習近平同志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明確宣示,是中國為籌劃世界發展藍圖而提出的頂層設計,也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對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而給出的中國思路、中國方案。

  一個強大的中國不是對世界和平的威脅,而是維繫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中國和平崛起,既改寫了昔日大國霸權擴張的發展邏輯,也改寫了大國崛起後稱王稱霸的歷史宿命。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昭示世界,大國崛起並非只有靠戰爭起家、掠奪致富、霸權擴張這一條路,以和平的方式發展,以文明的姿態崛起,將是未來世界的優先選項。中國的復興,意味著“國強必霸”陳舊邏輯的沒落,意味著“強而不霸”的發展邏輯將上升為新的時代主軸。

  總而言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也絕非一個空泛的概念,而是拓展了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新境界和新要求。它是製造強國、科技強國、品質強國、航太強國、網路強國、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體育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和人才強國的集合體;又是美麗中國、法治中國、平安中國、健康中國和數字中國的集合體;也是創新型國家、法治國家和學習大國、負責任大國、和平大國的集合體;還是智慧社會、和諧社會、法治社會、學習型社會的集合體,具有十分豐富而具體的內涵。

  本文摘編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內容有刪減。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