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抓實抓細防汛救災各項措施

2020-07-19 08:48: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指出,必須統籌抓好南北方江河安全度汛,加強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堅持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突相結合,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協同配合,抓實抓細防汛救災各項措施。

  汛情深深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從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始終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放在第一位,為廣大幹部群眾團結奮戰注入了強大信心,為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南。

  今年6月以來,汛情形勢日益嚴峻,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當前,全國防汛進入“七下八上”關鍵階段,長江流域中上游地區降雨仍然偏多,黃河中上游、海河、松花江、淮河流域可能發生較重汛情。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和搶險救援各項工作。

  防汛緊要關頭,必須各環節精細化施策,不能有絲毫放鬆。做到一手抓“防”,要精準預警嚴密防範,及時準確對雨情、水情等氣象數據進行滾動預報,發揮好“耳目”作用;要強化重要堤防、重要設施防護,加強巡堤查險,守好第一道防線。做到一手抓“救”,對各類搶險救援力量要統一調度、提前預置、快速出動、高效救援,努力將各類損失降到最低;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搶險救災工作,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避免疫情出現反彈。

  汛情是一場大考,考驗我國防汛救災體系和應急管理能力,更考驗黨員幹部的主體責任和使命擔當。近年來,我國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各項軟硬體建設都日臻完善,要統籌協調,優勢互補,形成省市間、部門間、軍地間、上下游、左右岸通力協作的防汛救災格局。在汛情的關鍵時刻,要防止麻痹思想和僥倖心理,把責任落到防汛救災全過程、各層級,到崗到人,落實汛期工程巡查防守責任制,在防汛救災第一線體現責任擔當。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這次災情波及面廣,受災群眾多,要精心謀劃災後恢復重建,救災資金和物資都要及時落到實處,儘快恢復災區生産生活秩序。面對企業復工復産和脫貧攻堅等多重目標任務,要加強支援和統籌,防止因災致貧返貧。著眼未來,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全面提高我國災害防禦能力。

  生命重於泰山,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擔當、敢打頭陣,肩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恪守“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的底線思維,確保江河安瀾,為人民群眾美好家園築牢“安全大堤”。

  央視評論員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