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微生物環境、內分泌、免疫力系統……面對異鄉水土,體內最“不服”的原來是它

2020-06-03 14:54:00
來源:中國科技網
字號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一些人一旦離開故土、前往異地,就可能出現如胃腸不適、嘔吐腹瀉、萎靡不振、失眠多夢等症狀,不少人用水土不服來解釋這些現象。關於水土不服,《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有這樣的記載,“不習水土,必生疾病。”《宋書索虜傳》也提到,“道理來遠,或不服水土,藥自可療。” 那麼,水土不服到底是什麼不服?

  “水土不服這個説法,源自我們先人的觀察,換個地方生活後,有些人表現出身體的種種不適,環境換回來,不適問題就消失了。水土不服最常見的症狀是胃腸道不適、食欲不振、頭痛、睡眠不好、過敏反應等,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由於環境的改變,進而影響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況,帶來了人體內部環境,尤其是內分泌、人體微生物生態、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的改變和調整。”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姜韜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人自出生的時刻開始,除了肺的表面,幾乎所有空氣可以到達的部位,比如皮膚、眼瞼、呼吸道尤其是口鼻腔、胃腸道、泌尿生殖道的表面就都會建立起微生物生態,這是人體與微生物相互作用、相互選擇的結果。特別是胃腸道微生物的總數量大致與人體細胞數量級相當,直接影響人的飲食偏好和消化功能。”姜韜説,這些微生物的組成及相互關係是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每個人都不一樣,與其健康狀況和飲食有關,例如,習慣低纖維飲食的人,腸道菌群中厭氧細菌多,需氧細菌少,而喜歡高纖維飲食的人情況則恰好相反。

  “這是一個動態的調整機制,健康狀況改變、吃了不同食物,微生物的組成及相互關係就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姜韜表示,到一個新地方後,環境微生物生態變了,加上飲食的改變,影響了原來的腸道微生物,而腸道微生態的失調可能要為其中的“水土不服”症狀負責。

  華中科技大學科研人員在腸道菌群可塑性研究中,揭開了腸道菌群在水土不服症狀産生、發展和恢復過程中的變化規律。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寧康介紹,一個人到了異地,一開始飲食不習慣,會産生各種不適應症狀,但是過段時間也能適應,在外地待一段時間後回到原地,又能適應回來,這就是腸道菌群的雙向可塑性。

  寧康研究團隊招募了一支由10個人組成的志願者團隊,他們從北京出發,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停留了6個月,然後返回北京。通過使用高密度縱向採樣的策略,研究人員收集了志願者的糞便樣本,並詳細記錄了他們的飲食資訊。通過對糞便樣本進行高通量測序和相關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了人類腸道菌群在較長時間跨度內因受飲食改變而發生的動態變化規律。

  “進行跨國旅行實驗的志願者腸道菌群之間的變換通常在1個月內完成。”寧康説,飲食長期的轉變可改變腸道菌群,飲食的恢復也可使腸道菌群恢復。

  研究發現,志願者腸道菌群的動態變化有特定的變化趨勢,可以分為兩種類型,這可能與志願者的腸型有關。在腸道菌群組成上,還發現厚壁菌門和擬桿菌門相對豐度在時間軸上表現出較強的彈性,並且它們在這段時間內呈負相關,而變形球菌門和放線桿菌門的相對豐度也表現出可塑性模式。

  研究通過整合志願者的飲食資訊,證實了雙向可塑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飲食來調節的。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逗留期間,志願者團隊成員消費了更多的西方飲食:魚和海鮮、乳製品和精製穀物,這與他們在北京的飲食習慣大不相同。這些食物的消耗量增加與腸道微生物群落結構的變化顯著相關。

  該研究團隊表示,腸道菌群的雙向可塑性模式,可以從兩方面對腸道微生物組相關疾病的臨床實踐具有指導性價值:首先,研究指出針對胃腸疾病的診斷,應考慮飲食習慣和可能的旅行記錄,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第二,研究建議在臨床實踐,如糞便移植和抗生素治療中,應該利用更長的時間來監測治療效果,因為腸道微生物群落具有很強的彈性。

  實際上,人體具有很強的調整能力。“當然這種適應力會因人而異,這與對於疾病的易感程度不同一樣,水土不服也是一部分人有明顯反應。根本原因是人群中存在的遺傳多樣性,尤其是免疫系統的遺傳多樣性。對於環境因素變化的反應程度和反應方式不同的人有所不同。”姜韜説。

  姜韜強調,對於水土不服的現象要充分重視,尤其是過敏性的身體不適,應當立即進行抗過敏治療,並找出和記住導致過敏的原因,如果必須再回到有過敏原的環境,就需要提前預防,多次復發的過敏反應很可能帶來嚴重後果,比如哮喘等,不可以大意。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