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飛針走線,聽她們指尖上的脫貧故事

2020-06-03 14:4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她們的雙手

  因為經年累月的勞作變得粗糙

  甚至佈滿老繭

  或許

  你很難將各種精美手工藝品跟她們聯繫在一起

  但正是這一雙雙寫滿辛勞的雙手

  飛針走線

  巧奪天工

  在家門口

  她們重拾傳統手工藝技巧

  用一件件精美的作品

  展現出文化傳承的魅力

  也在栩栩如生的作品裏

  織就出脫貧奔小康的幸福故事

  家住貴州省榕江縣栽麻鎮豐登侗寨的侗族女青年楊成蘭

  2016年與丈夫放棄城裏的工作

  選擇回到侗寨創業

  夫妻倆利用兩間廢棄民房改造成廠房

  依託家鄉土布的織造工藝

  進行手工織布、服裝服飾、家居飾品等系列布藝産品的製作和加工

  並依託電商平臺銷售

  2018年,楊成蘭在村裏成立傳統織染合作社

  吸引村裏及周邊村寨貧困戶入股

  帶動當地貧困戶和村民加入合作社

  從事織布、染布、藍靛種植等産業

  在傳承民族傳統手工技藝的同時

  幫助村民脫貧增收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達板鎮舀水村

  36歲的東鄉族婦女馬色麥繡花功夫出色

  東鄉土本土刺繡工藝扶貧車間成立後

  她成了一位繡娘

  東鄉族女性大多精於刺繡工藝

  繡品栩栩如生

  配色大膽

  曾經

  由於傳統觀念影響

  女性無法走出家門

  刺繡僅是樂趣

  卻沒有形成經濟效益

  如今

  80多名東鄉族婦女在此就業

  同時吸納近200名婦女居家繡花

  東鄉族女性有了自己的職業——繡娘

  馬色麥不僅掙錢貼補家用

  還去廣州表演刺繡

  家人也越來越支援她的工作

  生活在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的陶格日勒

  自幼隨祖父和母親學習馬鬃繞線蒙古唐卡的製作技藝

  是馬鬃繞線蒙古唐卡製作技藝最主要的傳承人

  2015年,陶格日勒成立工作室

  製作銷售馬鬃繞線蒙古唐卡以及用這一技藝製作的手工藝品

  並無償將這一技藝傳授給當地的農牧民

  因為能創造不錯的經濟效益

  這項通過19道工序才能完成的古老技藝

  成為阿拉善盟的扶貧産業

  截至目前已直接帶動400多人增收致富

  每年每人平均增收近3萬元

  近年來

  重慶市開州區針對在家留守婦女、貧困人群

  開展非遺漢繡培訓

  設立漢繡培訓中心

  累計免費培訓開州漢繡繡娘2000余人

  並開發出漢服繡品、挂畫繡品、臺燈繡品等文創産品

  帶動百姓增收致富

  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舒席是安徽省潛山市特色竹編工藝製品

  細薄柔滑、堅韌耐磨、涼爽消汗、折疊易帶

  近年來

  當地積極探索“非遺+合作社+農戶”的模式

  推進舒席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産業振興

  設立40多個就業扶貧車間

  帶動超過600戶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

  每人平均年增收約12000元

  指尖上的技藝

  變成了致富的新路子

  在文化傳承中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用雙手編織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