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消逝的青華海為何又重現了

2020-06-03 14:41: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綠色治理,這些城市這樣做】

  光明日報記者 任維東

  初夏的雲南省保山市花紅柳綠,鶯飛草長。一個令保山人欣喜的消息不脛而走:保山市青華海濕地與雲南其他15個景區一道,獲批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獲悉這一消息,記者與保山人一樣高興。2016年11月28日,當記者第一次來到青華海時,這裡的西湖濕地剛剛初具規模,東湖片區還是一大片工地,推土機、挖掘機正在緊張施工,一些房屋拆遷工作還未完成。

  現在,當記者再次來到保山市,驚訝地發現一個鳥語花香、美不勝收的國家濕地公園,如同夢幻般出現在眼前。

  退地還湖 擁抱濕地

  保山古稱永昌,歷史上屬於古哀牢國,東漢時設永昌郡,是中國古代沿著南方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通向東南亞和南亞的重鎮。

  在距今1萬多年的舊石器時代,青華海是一個全封閉的哀牢古湖,四週群山皆為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明嘉靖年間,著名文學家、翰林楊慎因犯顏直諫被朝廷流放至永昌,為此湖之秀美而沉醉,遂以“青華”二字命名,從此叫響了“青華海”的名頭。青華海中間有一堤岸直貫南北,將青華海一分為二,堤岸以西為西湖,以東為東湖,組成了保山城的一大勝景。

  20世紀50年代,這裡還有近萬畝的水域沼澤面積。後因水利工程建設對青華海進行排幹墾殖,這個曾經萬頃碧波的美景也一去不復返,令多少保山人扼腕嘆息,只能從記憶裏尋找其蹤跡。

  吸取以往“人進水退、竭澤而漁”的慘痛教訓,保山市委市政府認識到,建設美麗宜居保山,讓保山城“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以“滇西最美城市”爭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在城市生態治理中,保山從實際出發,以建設青華海萬畝濕地等“三個萬畝生態廊道工程”為抓手與突破口進行規劃。濕地恢復工程項目主要包括西湖、東湖、東河、濕地,規劃總面積約10500畝。由保山市委書記趙德光親自擔任“青華海濕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2016年12月21日,概算投資約34億元的青華海生態濕地恢復工程順利通過評審,成功列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項目,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

  自正式批准開展試點建設以來,保山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積極推進濕地公園建設工作,傾力打造一個集保護與恢復、科普宣教和合理利用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還出臺了《貫徹落實濕地保護修複製度工作方案》,加強對濕地的管護。同時,各級林業部門對候鳥遷徙聚集的濕地進行監測和保護,進社區、進校園開展法律法規和濕地及水禽保護相關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全市居民、社區群眾增強保護濕地的意識。

  目前,西湖、東湖均已重現昔日美景。

  魚翔淺底 候鳥天堂

  如今,記者再度登上青華海濕地的地標性建築——9層高的倣古建築永昌閣。憑欄遠眺,青華海綠樹蔥蘢,鮮花盛開,天藍水碧,水鳥翻飛,高樓倒影,令人流連忘返。

  保山市林草局的一位負責人感慨地説,過去,西湖、東湖區域是城市郊區農村,環境臟亂差,通過濕地建設,河湖再現了水清岸綠、鳥歡人悅的美好景象,極大地改善了保山城市生態環境。

  位於高黎貢山怒江河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功能區南緣、經過恢復的青華海,現已經成為大量候鳥的棲息地,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關鍵地區,充當了國際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節點。濕地公園恢復後不斷發現珍稀和保護物種。根據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劉強博士的調查,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內共有87種鳥類,18041隻,其中,東湖有31種,16577隻。2019年年底至2020年3月,青華海的鳥類增加到2萬多只,東湖已成為大量遷徙候鳥的越冬地和繁殖地。

  2019年1月4日,在東湖發現了世界珍稀鳥類紅頭潛鴨2000多只;2019年7月3日,在西湖發現了23株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菱,7月16日,在東湖發現了3處100多株野菱;2020年2月22日,在東湖發現了4隻世界極危鳥類青頭潛鴨(全球數量不到800隻);2020年3月初,在青華海發現了10隻國內罕見的珍稀鳥類白眉鴨;2020年3月14日,青華海發現了1隻世界瀕危鳥類、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玉帶海雕。

  生態惠民 投資熱土

  濕地恢復給保山帶來的,不止是生態環境的改善。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已成為保山市民引以為榮、提升幸福感的民生福祉工程。

  保山安徽商會會長謝自福見證了保山城近些年的變化。他説:“以前的保山城面積小、路況差、綠化少,現在的保山中心城市就像大花園一樣,處處花團錦簇、綠樹成蔭、環境清幽,創業機會也越來越多。”

  2018年12月15日,保山成為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目前,全市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99.3%,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2019年,保山市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3501.1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30.9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28%。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保山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搬不走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城市生態化來吸引人才和企業。”保山市市長楊軍説。

  人們高興地看到,保山市GDP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近3年增速躍居全省前列,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5.8%,濕地經濟吸金效應初步顯現。2019年全市引進市外到位資金1220億元、增長21%;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416億元,同比增長10.5%,佔全市GDP的51.4%。

  今天的保山,正在以青華海濕地建設為帶動,朝著建成“山水田園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開放創新之城”目標大步邁進。

  【專家點評】

  作者:段昌群(雲南大學生態學特聘教授)

  雲貴高原山間盆地星羅棋佈,歷史上盆地內總有一個或大或小的水體,收納著高山涓涓細流,匯集了流域徑流河水,或成湖泊,或為濕地,成為人類傍水而居的福地,也成為萬物生靈孕育的樂園。遺憾的是,人類擾動加速了這些湖泊濕地的老化和死亡,很多湖泊和濕地在多次開發運動中蕩然無存了,在自然界中留下了眾多的疤痕。步入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蔚然成風,需要在山間盆地中還自然湖泊濕地的本來面目,讓大地母親康復山川的形體,實為重建綠水青山,找回金山銀山。

  地處我國西南邊境的雲南保山市,原為永昌城,在人與自然的焦灼對峙中痛下決心,用眼前的經濟換長遠的生態,大手筆打造青華海濕地,不僅為當地城市品質提升、文旅産業發展構建了支撐資源,而且贏得了珍稀鳥類回歸,更為未來發展增添了生態底氣,使一度平庸的保山回歸到高質自然的“永昌”。這是雲南山間盆地城市發展的智慧之舉,是雲南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踐行“兩山理論”的成功之作。

  山間盆地對96%的國土面積都是山地的雲南而言,是彌足珍貴的土地資源,維護糧食安全,促進産業發展,推動城市化建設,都需要在這片土地上謀篇佈局。在我國進入生態文明新時代的今天,各地都聲稱“環境優先、生態立市”,是否真正把生態環境放到重要的地位上,關鍵看是否在空間佈局中給自然界留下了必要的、充分的空間,這是考驗我們執政能力、發展理念的核心問題。現在正是盤點十三五、規劃十四五的關鍵時候,希望保山青華海案例能給雲嶺大地上城市發展的決策者、規劃者提供一種啟示。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02日 01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