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春節前後豬肉供需總體平穩

2020-01-16 18: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春節臨近,一年中豬肉消費高峰到來。1月15日,家住北京市豐台區馬家堡街道的市民徐秋林照例去了家附近的農貿市場。“原來擔心豬肉漲價,一圈轉下來,價格跟一週前基本差不多,比去年10月份的價格高峰有明顯下降。價格基本穩定,先買了幾斤,之後需要時再説。”徐秋林告訴記者。

  新發地批發市場是北京市最大的蔬菜和肉類批發市場。新發地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長期關注生豬價格。他説,隨著生豬産能逐漸恢復,養殖場、屠宰廠看到了政府保供穩價的決心,對後期肉價過高的預期開始快速降溫。2019年12月份,新發地市場的豬肉日均上市量比11月份增加了16.66%,比10月份增加了30.19%。這部分增加的白條豬,很大部分是此前壓欄惜售的毛豬。這顯示,養殖場由壓欄惜售逐漸過渡到順時出欄。

  “生豬産能年底前逐步恢復,價格持續上漲後有所回落。”總結分析2019年以來的生豬價格時,農業農村部市場與資訊化司司長唐珂説,受豬週期、非洲豬瘟疫情、部分地區不合理禁限養等因素疊加影響,去年生豬産能下降較多,豬肉市場供給持續偏緊,價格漲幅較大。10月份以來,隨著一系列生豬穩産保供政策措施密集出臺、落地,養殖場戶增養補欄信心增強,全國生豬生産止降回升,市場預期趨穩,豬肉價格有所回落後保持總體穩定,12月豬肉批發均價在每公斤43元左右。

  據記者了解,各地正千方百計加快生豬生産恢復和發展,增加市場供應。從農業農村部的監測情況看,一些養豬場戶前期存欄的肥豬開始集中出欄上市,2019年12月份生豬出欄環比增加14.1%,出欄平均活重達到前所未有的128.5公斤,綜合測算,豬肉産量將增加17.1%;從消費監測數據看,12月份集貿市場豬肉零售交易量環比增長11.7%。雖然供需兩方面都在增加,但豬肉供需矛盾有所緩和。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王俊勳表示,目前存欄的大豬還有一定數量,春節前將逐步出欄,一些屠宰加工和流通企業的庫存正陸續出貨,政府儲備和進口豬肉也在陸續投放,加上南方做臘肉、北方殺年豬的高峰期馬上就要過去,這些因素都不支援春節前豬肉價格進一步上漲。

  “一般情況下,春節後豬肉消費會有所下降。從價格變化看,近10年來每年1月上旬生豬和豬肉價格漲多跌少,呈現7漲1平2跌的特點。”王俊勳説,今年的情況跟正常年份同期價格變化規律大致相同。另外,2019年牛羊肉、禽肉、雞蛋和牛奶生産全面增長,初步測算,禽肉産量增幅在15%以上,牛羊肉産量約增長3%左右,雞蛋産量增長5.7%左右,這既一定程度上填補豬肉供應缺口,又能滿足和豐富老百姓“菜籃子”。

  為保障春節期間豬肉供給和品質安全,農業農村部組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生豬屠宰環節大檢查,在1月10日前已全面完成。王俊勳説,從初步匯總的檢查情況看,所有生豬屠宰企業均落實了非洲豬瘟自檢制度,地方農業農村部門依法向生豬屠宰企業派駐了官方獸醫;所有生豬屠宰企業均建立並落實了生豬入廠查驗、肉品品質檢驗、肉品出場管理、病害豬及病害産品無害化處理等規章制度,有效保障了豬肉産品品質安全,讓老百姓可以吃上放心肉。他透露,春節期間,農業農村部門將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大執法力度,保障節日豬肉産品品質安全。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