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非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歷史豐碑

2018-09-16 16:18:00
來源:求是
字號

  “歌如潮花如海,歡迎朋友四方來。”在這碩果纍纍的金秋九月,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盛大召開,中非友好大家庭的新老朋友齊聚北京,圍繞“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這一峰會主題,凝聚合作共識,對接發展戰略,再次唱響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主旋律。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發表主旨講話,深情回顧中非友好交往歷史,深刻指出中非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合作共贏之路,倡議攜手打造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會議發表了《關於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凝聚了中非雙方對當前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的共識,向世界傳遞了中非攜手並進的強烈信號。會議通過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19—2021年)》,確定了未來3年中非將以實施“八大行動”為重點,全面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這次峰會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一次歷史性聚會,是中非加強團結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一座歷史豐碑。

  “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幾十年以來,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奮鬥歷程、共同的夢想把中國與非洲緊密相連,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始終堅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義利相兼、以義為先,發展為民、務實高效,開放包容、兼收並蓄,同非洲各國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合作共贏之路,中非合作成為南南合作的典範。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高瞻遠矚提出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制定旨在推動中非共同發展的“十大合作計劃”,支援非洲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一大批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以及經貿合作區陸續建成或在建設之中,中非和平安全、科教文衛、減貧惠民、民間交往等合作深入推進,中非已成為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中非關係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期,雙方都能登高望遠,找到中非合作新的契合點和增長點,推動中非關係實現新的跨越。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崛起,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均衡,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緊相連。同時,我們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不斷抬頭,戰亂恐襲、饑荒疫情此伏彼現,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複雜交織。在這樣的歷史關頭,只有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拓展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之路,才能更大地發揮中非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習近平主席在峰會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講話中提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主張,擘畫了中非關係的美好未來,指明瞭中非合作的明確路徑。一是攜手打造責任共擔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加強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援,密切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協作配合。二是攜手打造合作共贏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既要在傳統優勢領域深耕厚植,又要在新經濟領域加快培育亮點。三是攜手打造幸福共用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中非關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給中非人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和實惠。四是攜手打造文化共興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促進中非文明交流互鑒、交融共存,擴大文化藝術、教育體育、智庫媒體、婦女青年等各界人員交往。五是攜手打造安全共築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支援非洲國家提升自主維穩維和能力,支援非洲落實“消弭槍聲的非洲”倡議。六是攜手打造和諧共生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共同保護青山綠水和萬物生靈,讓中國和非洲都成為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美好家園。這是對中非命運共同體從理念到實踐的豐富和完善,充實了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內涵,也一定能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典範。

  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就要落實好這次峰會成果,實施好中非合作“八大行動”。命運共同體是一個很豐富、很實在的目標,需要用務實創新的行動把奮鬥目標變成現實。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在落實好約翰內斯堡峰會確定的“十大合作計劃”的基礎上,未來3年和今後一段時間重點實施好産業促進、設施聯通、貿易便利、綠色發展、能力建設、健康衛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動”,並承諾願以政府援助、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融資等方式,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支援。“八大行動”是對“十大合作計劃”的充分繼承和發展,是將中非命運共同體豐富內涵有效轉化為現實的具體路徑,契合非洲各國經濟轉型發展的現實需要,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普惠性和鮮明的時代特色,有助於把非洲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力,加快非洲工業化進程,提高非洲人民福祉,有助於推動中非合作加速提質增效,也將為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注入新動力。

  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就要利用好載體,推進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一帶一路”建設,是共築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臺。非洲本來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帶一路”的自然和歷史延伸,是重要參與方。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非洲國家反響熱烈,紛紛表示希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自身實現現代化提供更多的資源、手段和空間。中國支援非洲國家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願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加強同非洲全方位對接,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符合國情、包容普惠、互利共贏的高品質發展之路。這次北京峰會中非雙方共同決定把中非共建“一帶一路”、非盟《2063年議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將在更高品質、更高水準上實現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非洲發展振興提供更多機遇和有效平臺,為中非合作提供不竭動力和更大空間。

  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就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堅決排除干擾中非合作的“雜音”“噪音”。中國在發展對非洲關係時始終堅持以義為先,主張多予少取、先予後取、只予不取,真誠無私支援非洲發展,中非在發展振興的道路上,相互支援、真誠合作,成為風雨同舟的好朋友、休戚與共的好夥伴、肝膽相照的好兄弟。然而,一些西方勢力在看待中非合作時總有一種酸葡萄心理,偏執地、慣性地對中非合作説三道四,企圖抹黑中非合作。中非合作好不好,只有中非人民最有發言權。中國在中非合作中堅持做到“五不”,即:不干預非洲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在對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在對非投資融資中謀取政治私利。這是中非關係不懼風雨、歷久彌堅的根本原則,也是中非合作欣欣向榮、長盛不衰的“獨家秘籍”。任何人都不能破壞中非人民的大團結,任何人都不能阻擋中非人民振興的步伐,任何人都不能以想像和臆測否定中非合作的顯著成就,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和干擾國際社會支援非洲發展的積極行動!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60余載守望相助,18年辛勤耕耘,中非夢想相通、志向相合、利益相融、民心相親、未來相伴,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早已寫在中非大地上,寫進中非人民的心裏。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舉行,推動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了新的歷史征程。讓我們乘著北京峰會的東風,秉持初心,團結一致,為實現中非共同發展振興的偉大夢想而努力奮鬥。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