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 譜寫新時代寧夏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篇章

2018-09-16 12:57:00
來源:求是
字號

  今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60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寧夏各族人民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攜手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嶄新局面,寧夏大地的面貌、寧夏人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廣大幹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定不移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推動寧夏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民族工作作出重要論述,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民族問題怎麼看和民族工作怎麼乾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開闢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新境界,為我們做好民族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這對我們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是關係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是關係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民族工作在寧夏工作全局中佔有重要戰略地位,寧夏所有工作都與民族工作密切相關,做好民族工作對寧夏始終具有特殊重要意義。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全力做好民族工作,著力打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奮力譜寫新時代寧夏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篇章。

  一、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保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正確政治方向

  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黨的最高政治原則,是寧夏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呈現出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大好局面,最根本的就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就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寧夏要“努力實現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要求,並提出要著力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著力保持社會和諧穩定、著力鞏固和發展黨的執政基礎“三個著力”的重點任務。2017年6月,自治區召開第十二次黨代會,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把“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作為今後一個時期的主要奮鬥目標,指引和激勵全區各族人民團結和睦、矢志奮鬥,共同創造美好生活。進入新時代,做好寧夏民族工作,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始終保持寧夏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正確政治方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研細讀、學深悟透,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準確把握其中蘊含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和政治要求,始終從政治上、大局上把握民族工作,切實把“兩個維護”體現到寧夏民族工作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必須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民族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民族工作形勢的判斷上來,統一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上來,統一到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上來,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經常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推動黨中央對民族工作的決策部署在寧夏落地落實。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深入貫徹落實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堅持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切實維護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證各族人民共同當家作主,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方面承擔更大責任,切實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好、完善好、落實好。

  二、紮實推動高品質發展,不斷夯實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物質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60年來,寧夏始終保持了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始終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千方百計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各民族團結進步穩固的物質基礎。60年來,寧夏地區生産總值由3.3億元增長到3453.9億元,增長1050倍;財政收入由0.58億元增長到417.5億元,增長720倍;城鎮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1957年的216元、102元增長到2017年的29472元、10738元,分別增長135倍、104倍;1982年以來累計減貧310萬人,貧困發生率由74.8%下降到6%。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我們要立足寧夏發展不足的最大實際,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創新驅動、脫貧富民、生態立區戰略,堅持推動高品質發展與保障改善民生、保護生態環境相結合,加快推進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不斷夯實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物質基礎,盡最大努力讓各族群眾過上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的生活。要聚焦産業發展,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做好傳統産業改造提升、特色優勢産業發展壯大、新興産業培育發展“三篇文章”,推動煤炭、電力等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做實做強“枸杞之鄉”“灘羊之鄉”“甘草之鄉”“硒砂瓜之鄉”“馬鈴薯之鄉”等“寧字號”農産品和特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産業,走出一條欠發達地區高品質發展的新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基本工作導向,切實解決好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環境等老百姓牽腸挂肚的煩心事、操心事,做到發展每前進一步、民生就跟進一步,特別是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精準、穩定、可持續,完善和實施好差別化支援政策,確保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要補齊基礎設施薄弱和公共服務滯後的短板,堅持缺什麼補什麼,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著力提高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水準,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條件。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行動”,加大賀蘭山、六盤山、羅山等自然保護區保護力度,持續打好新時代黃河保衛戰,加快建設沿黃生態經濟區,切實承擔好維護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

  三、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力營造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良好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擴大交往交流交融,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寧夏具有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各族人民團結和睦的歷史淵源深厚、現實基礎廣泛。1935年,毛主席率領中央紅軍主力來到寧夏西吉縣單家集,留下了紅軍同回族群眾友好相處的佳話。1936年中央紅軍進入寧夏,建立了我們黨領導下的少數民族區域自治政權——中華蘇維埃陜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來做”的要求,廣泛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各族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形成了各民族一家親的生動局面。現在,民族領域出現了階段性新特徵,同時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各民族進入區域大流動的活躍期,少數民族人口大規模向城市流動,給民族工作帶來了新挑戰、新課題。我們要準確把握新時代民族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繼承和發揚光榮傳統,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人文化、大眾化、實體化,引導各族幹部群眾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要堅持把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為重要抓手,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插花方式安置各族生態移民群眾,積極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積極引導各族群眾正確認識民族關係和民族問題,正確處理差異性和共同性的關係,切實做到尊重差異性、增進共同性。要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重要載體,找準創建活動與社會心理的契合點、與民族感情的共鳴點、與群眾切身利益的結合點,持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月”活動,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創建一批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社區、鄉村、單位、學校等,促進各族群眾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鄰居、建美好家園。要堅持把法治作為重要保障,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引導各族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依法保障各族群眾享受平等的教育、勞動、婚姻自由、宗教信仰等權利。

  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增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思想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寧夏6.6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回、漢、滿、蒙古、壯等48個民族,全區少數民族人口253.3萬人、佔總人口的37.2%,長期以來各民族共同創造了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這些年來,我們緊緊抓住文化認同這個民族團結的“根”與“魂”,廣泛開展國旗、憲法和法律法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四進”宗教場所活動,以文化認同有力地促進了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國共産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我們要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加快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注重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中華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的價值觀,成為全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自信。要注重加強各族群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大力宣傳實現中國夢就是實現民族團結奮鬥夢、民族繁榮發展夢,引導各族群眾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進民族團結、共建美好家園上來,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使“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的思想深深紮根于各族群眾心中。要注重促進各民族文化在傳承保護中交融創新,把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繼承建設各民族共有文化結合起來,在維護多樣性中增強共同性、包容性,特別是加強回族歷史、回族文化的研究,使各族群眾充分認識到回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回族是中華大地上各民族融合形成的,回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五、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條是黨的領導是不是堅強有力。自治區黨委始終堅持把做好民族工作作為重大責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特別是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新一屆自治區黨委堅持從政治上把握民族關係、看待民族問題,從大局上謀劃和推進民族工作,把“民族團結”作為主要奮鬥目標之一。今年6月,召開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專題研究部署民族宗教工作,出臺了《關於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 加強新時代民族宗教工作的決定》。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既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我們要始終把民族工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解決民族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一步壓緊壓實民族工作責任,不斷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發揮好各級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切實把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貫穿民族工作始終。自治區各級幹部要切實擔負起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責任,自覺用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武裝頭腦,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準確掌握和運用黨的民族政策,不斷提高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準。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明辨大是大非立場特別清醒、維護民族團結行動特別堅決、熱愛各族群眾感情特別真摯“三個特別”的要求,加強少數民族幹部培養使用,切實把優秀少數民族幹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充分發揮少數民族幹部做好民族工作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要高度重視和加強基層基礎建設,突出政治引領,著力提升組織力,全面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大力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使每一個黨組織成為富裕一方、團結一方、安定一方的堅強戰鬥堡壘。

  砥礪奮進60年,再續輝煌新時代。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寧夏大地開得更加鮮艷。

  (作者: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