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轉舊俗革陋習 塞上遍吹文明風(砥礪奮進六十載塞上寧夏譜新篇)

2018-09-16 12:5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大志聰明有志氣,小花水靈人人誇。兩邊父母都看上,卻為彩禮掐起架……”

  走進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燕子墩鄉西永固村,一套方言快板書,逗得聚在文化大舞臺前的村民們哈哈大笑——

  笑中帶淚,快板書的原型就是西永固村村民黃濤。小黃家境不寬裕,而立之年處了對象,卻被鉅額彩禮和酒席費用鬧得一籌莫展。“這些年農村生活改善了,然而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盲目攀比的風氣也漸漸流行。”小黃十分無奈。

  村支書蘇春水看在眼裏,急在心上。“舊觀念是病根,壞了人心和村風。”他主動找到女方家去做工作。

  蘇春水耐心講道理,捎帶亮出自己的新身份——村紅白理事會會長。

  通過反覆到府動員,今年西永固村的首場簡辦婚事得以舉行。婚禮簡辦卻隆重:儀式在村部文化大舞臺舉辦,村紅白理事會當起大主管,免費提供場地、桌椅、食具、水電,請來村裏的廚師做飯,比去酒店辦酒席節省了4000多元開支,而且還節約了交通費用。

  “主賓都滿意盡興,村上老人説,下次自家娃也這樣辦!”蘇春水笑了。

  西永固之變,是塞上勁吹文明新風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寧夏聚焦農村一些地方存在的高額彩禮、婚喪大操大辦等不良現象,出臺《關於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市縣加快建設村紅白理事會,修訂完善村規民約。

  中衛市建立了市、縣、鎮、村四級移風易俗效能目標考核體系,通過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和“緊箍咒”作用,確保革陋俗、樹新風工作落到實處。當地還創新出臺獎勵辦法:對獲評市級及以上移風易俗示範戶的,一次性獎勵2000元;生活困難的移風易俗示範典型,其子女可以優先享受助學金補助政策、優先辦理助學貸款……通過獎勵引導,讓移風易俗的“軟要求”變成脫貧攻堅的“硬支撐”。

  吳忠市利通區組織移風易俗宣講團,講述文明人物的生動故事,引發聽眾強烈共鳴。馬家大灣村的楊文德老人,生前得到三個兒子無微不至的照料。老人去世後,哥仨決定後事一切從簡,“大操大辦是做給活人看的,父母生前用心照料,咱們當孩子的才問心無愧!”

  目前,寧夏已實現全區所有行政村紅白理事會建設、村規民約修訂兩個全覆蓋,高額彩禮、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等陋習得到有效遏制,農民群眾普遍感受到新變化、新氣象。

  8月中旬,寧夏回族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大會在銀川召開,大會授予30個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工作先進紅白理事會”稱號,授予50戶家庭“移風易俗模範戶”稱號,通過典型示範帶動,讓道德新風之花在塞上大地越開越燦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