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太行山花已爛漫——追記全國優秀共産黨員、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

2018-08-07 14:56: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石家莊8月7日電 題:太行山花已爛漫——追記全國優秀共産黨員、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

  新華社記者李繼偉

  他是教授,又是農民;他是“財神”,又是愚公。

  他俯下身子為群眾脫貧覓出路,用科技把荒山禿嶺拋進歷史,把綠水青山留給未來;

  他生前吃著饃就白開水當餐飯,用擔當讓貧窮困苦成為過去,讓富裕文明漸成現實。

  人們聲聲呼喚著他的名字:李保國。

  在高矗山巔的豐碑裏,在刻進石頭的名字裏,在烙在心田的話語裏,在山花爛漫的大山裏……

  我們聽到了回音。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路,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太行山深處的“富崗”蘋果與李保國的故事始於22年前一個很偶然的機會。

  1996年8月4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洪災後,邢臺市內丘縣崗底村一片狼藉。“那時候感覺天都塌下來了。”崗底村村委會主任楊灃軍回憶説,洪災後不久,河北農業大學的科技救災團來到了這裡。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李保國老師,臉黑漆漆的,咋看都像個農民,哪承想是大學老師啊。”村民楊雙奎抹著眼淚向記者回憶説,“李老師跟我説,他就見不得老百姓受窮,他一定會幫我們。”

  那段日子,村黨支部書記楊雙牛陪著李保國在崗底的大山間一腳石子一腳泥地摸查災情。崗底村有1000多畝蘋果樹,由於産量低、品質差,賣不上好價錢。李保國心裏有了譜:必須讓村民懂技術。

  崗底村黨支部副書記楊振宇説:“李老師那會兒總説,他要變成農民,要讓農民變成他。現在村子裏已經有接近200名果農獲得國家頒發的果樹工技能證書。”

  在崗底村的村委會,記者見到了李保國住過的幾平方米的辦公室兼起居室,誰能想到,堂堂的大學教授在這裡一扎就是20多年!他把論文寫在了廣袤的燕趙大地,如今崗底村僅靠種“富崗”蘋果這一項,每人平均年收入就有3萬多元。

  在李保國生前上千條的手機通訊錄裏,貧困地區的農民佔了60%;在他眾多的微信群裏,都起著他自己編創的一串串便於識別的獨特名字:“崗底蘋果群”“前南峪板栗群”“綠嶺核桃群”等。

  他的足跡遍佈河北邢臺縣、內丘縣、臨城縣、易縣、平山縣等太行山扶貧基地的現場,他的交通工具囊括了火車、汽車、拖拉機、摩托車、自行車等,他一年中200多天奔波在扶貧一線上。

  “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中華兒女,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

  八月的邢臺縣前南峪村,空氣裏都是瓜果的香氣,再過一個月就要收穫板栗了,果農們在板栗樹下忙著除雜草,清理栗樹坪,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

  李保國紮根太行山區30多年,推廣實用技術36項,先後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800余場次,讓140萬畝荒山披綠,打造了“漿水”板栗、“綠嶺”核桃等全國知名品牌,幫助農民增收35億元以上,10余萬農民在他帶領下脫貧致富。

  與此同時,他主持完成了9部教材的編寫;承擔著多門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課程,全年達416學時;先後獲國家級、省部級數項科技進步獎和突出貢獻獎;先後帶過67名研究生,多數如願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幾十年的奔波工作,李保國患上了糖尿病、疲勞性冠心病等。“有一回我們‘強制’父親去醫院調養一下。他的手機就一直閃個不停,都是好些個老百姓。我們不讓父親接電話,他就急,怕他急會影響心臟,就讓他接電話。沒住幾天,他就又帶上行頭去村裏了。”李保國的兒子李東奇回憶起父親,仍舊難掩思念的淚水,父親收拾行囊離開醫院的那幕,現在仍深深烙在他的腦海裏。

  “要立下愚公移山誌,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

  2018年初春,一場鵝毛大雪不期而至,易縣西豹泉村核桃種植大戶王呈千一夜未眠,新栽植的核桃樹已經吐了嫩芽,他下意識抓起電話就給李保國打,但突然想起來,李老師已經去世兩年了,禁不住淚流滿面。

  淚光中他在微信朋友圈為李保國點亮了一縷燭光,“那年的大雪,您在,蘋果沒有減産,今年的大雪我們該怎麼辦?”

  淩晨3點多,李保國的愛人郭素萍回復他説:“按原來種蘋果時的辦法辦,趕緊熏煙、晃雪。”收到資訊後,王呈千顧不上説感謝,急忙通知大夥行動起來,躲過了一場天災。

  “李老師走了,但是他還有未完成的事業,還有很多老百姓需要他,我想這也是他生前最大的牽掛。”李保國的愛人郭素萍回想起自己的同事、伴侶眼圈濕潤,“我一直會秉持著他以前的路子走下去,繼續幹,一直幹到幹不動為止,我想我這麼幹,也是對他最好的懷念。”郭素萍告訴記者,與李保國生前一起並肩戰鬥過的創新團隊,正在努力把他生前未竟的事業繼續發揚下去。

  李保國的學生張雪梅説,紅樹莓口服液已經通過了相關品質認證,有望規模上市,李老師生前最後兩年主要就想把這個研發出來,讓更多老百姓能喝得起。

  在李保國生前工作的河北農業大學,以助力脫貧為目標的122支“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正有組織地紮根基層、奉獻力量。

  馬華冰研究生畢業後同她的師姐陳利英等人,紮根在了位於臨城縣李家韓村的綠嶺核桃種植園,她常常感覺老師似乎沒有走,只是去另一個扶貧點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