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傳承五四精神,譜寫新時代青春華章

2018-05-04 15:10: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楊飛陜西省青年聯合會委員,陜西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陜西省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在五四青年節和北京大學建校120週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考察。習近平強調,堅持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廣大青年要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青春,代表了生機與活力,承載著未來和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國的未來屬於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於青年。1919年5月4日,英勇的青年學生以其愛國行動書寫了一首雋永的青春史詩,形成了激勵代代青年奮勇前行的“五四精神”。近百年的風雲變幻,“五四”甚至已超越了其所誕生與嵌入的歷史,成了一種“超時空”的永恒存在,推動著無數愛國青年在奮鬥中交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合格答卷。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青春既是血雨腥風裏堅守的鐵骨,也是攻堅克難時創新的先鋒。不管時光如何變幻,不管歲月如何洗滌,“五四精神”都世代相承,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國青年去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更加需要飽含愛國熱情的青年人勇當先鋒,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一個人在青年時代樹立什麼樣的理想,也已決定了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奮鬥、走什麼樣的人生航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對於青年一代而言,中國夢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應成為自己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一脈相承、歷久彌新的“五四精神”,也正在成為新時代青年人成就偉大夢想的源源動力。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五四”與“青年”密不可分,青年人自古以來也都不缺報國的熱忱和實幹興邦的銳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新時代新征程,要把民族復興步伐推向前進,青年人就應把艱苦環境作為磨煉自己的機遇,把愛國熱情轉化為立足崗位、刻苦學習、發奮工作的實際行動,鍥而不捨、馳而不息地奮鬥,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積極投身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創新創業,譜寫青春華章。中國夢呼喚創業創新,新時代也需要創業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創新創業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青年人創新思維最為活躍,創業動力也最為強烈,更應讓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創業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用青春書寫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的華彩篇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選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而距離目標越近,青年越要加倍努力。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鬥無悔。向著夢想進發,當代青年就應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於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勵志勤學、刻苦磨煉,在激情奮鬥中綻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長進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上譜寫出更加輝煌的青春樂章。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