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傳承五四精神:新時代呼喚向上的新青年

2018-05-04 13:34:00
來源:未來網
字號

  “廣大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這是5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北大師生的寄語,也是對當代青年的期望。

  五四運動,不到百年,世殊時異如墜深海,今人已經很難理解當年劇烈動蕩時代的青年精神。縱然今日國家富強、民族崛起,但舊日的青年精神切不可忘,時光輪轉,願那種革故鼎新、改天換地的青年氣魄永遠激蕩在人間。

  時代是最好的見證者,舊時代見證著舊中國屈辱地茍活,見證著中國人民深陷於水火,但那個時代更有擺脫冷血的中國青年。在隨時可能殞命的時代,他們選擇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扛在肩上,肩負起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這是青年人該有的模樣。

  “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一個平民,也有可能對國家産生重要意義。五四的精神,不僅僅是國家危難,守土衛國,更是在精神上永不麻木,在任何時期都能夠並且勇於發出震撼一個時代喚醒所有民眾的聲音,告訴國人站起來。

  這才是青年人最珍貴的價值,也是五四精神的真正內核和最重要的意義。

  不要以為渺小的,就沒有力量;

  不要以為卑微的,就沒有尊嚴。

  她們中間,有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有工人還是農民,階層各異、身份有別,但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無一不前赴後繼,共赴國難。其中無數個名字涌現,李大釗、瞿秋白、周恩來......他們這一代青年走上歷史舞臺,他們在各個不同的領域沉浮,給我們留下了一個輝煌壯闊的青年中國。這是他們的節日,這是那一代的青年。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1919年,青年們奔走呼號“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1981年,北大學子在燕園一起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這都是青年胸懷家國天下的表現。如今,在現在這個新時代,青年們更是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任重而道遠,士不可以不弘毅。從五四運動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要實現中國夢,青年人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

  青年們,此刻正當時,這是個信仰知識的新時代,也是追求理想的新時代,更是實現偉大夢想的新時代。新時代,也需要向上向善的新青年。

  (未來網評論員 程世傑)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