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王炳林:歷史性變革和新時代的理論創新

2018-01-26 14:47:00
來源:宣講家網
字號

  摘要:深刻認識黨的十九大的重大歷史貢獻,是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基礎。黨的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是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5年來,我們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最寶貴成就,是十九大對黨、國家、民族發展作出的劃時代開創性歷史貢獻,意義十分重大而深遠。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其中三大成果尤為突出:一是鄭重宣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二是明確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三是正式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黨的十九大為黨、國家、民族發展作出劃時代開創性歷史貢獻,意義十分重大而深遠。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一)進入新時代的現實依據

  黨的十八大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十九大將過去五年定位為“極不平凡的五年”,指出,五年來,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經濟方面,雖然現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但是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穩居世界第二,特別是在2016年提前實現了黨的十六大提出的GDP翻兩番的目標。

  科技實力躍居世界前列,科技水準躍居世界第二陣營。十九大報告提到創新性國家建設成果豐碩時,列舉了很多高科技産品的名字,像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等。2015年底,我國的衛星數量已經超過140顆,在數量上穩居世界第二位。將來太空科技應用於人類社會發展,特別在醫藥、育種以及國家安全方面的作用就更大。

  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部隊改革力度空前,七大軍區改成五大戰區,在順應國家發展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方面,邁出了重大步伐。

  綜合國力上了大臺階,進入世界第一陣營。有學者研究,中國的綜合國力佔世界總量的比重在逐年提高,從2012年的17.58%提升到2016年的20.08%,速度也很快。

  改革力度空前。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推出1500多項改革舉措,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的改革主體框架基本建立,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其中,脫貧攻堅戰創造了世界減貧的奇跡,五年來有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1年底的1.2億人減少至2016年的4335萬人。

  外交方面,積極拓展外交佈局,開創了新局面。主場外交盛況空前、“一帶一路”建設、杭州G20峰會成功舉辦、應對氣候變化全球行動方案順利促成等,中國日益成為世界領導者和國際政治議程的重要推動者。

  黨建方面,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顯著。推動全黨尊崇黨章,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