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胡鞍鋼、王洪川:為不斷創造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奮鬥

2018-01-26 11: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核心提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所強調的“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民生領域取得開創性成就

  過去幾年間,世界經濟長期低迷,全球發展失衡,對很多家庭而言,擁有溫暖住房、充足食物、穩定工作還是一種奢望。隨著國際逆全球化勢力上揚,資本主義經濟不僅增長乏力,制度也産生越來越多難以消解的頑疾。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國內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相比之下,中國人民生活持續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群眾在改革發展中的獲得感顯著增強。經過五年艱苦卓絕奮鬥,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我國各項民生指標不斷攀升,全體人民福祉邁上了新臺階。

  五年來,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速7.4%,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跑贏了經濟增長。低收入群體收入加快增長,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五年累計創造超過6500萬就業崗位,解決了2790多萬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脫貧攻堅戰取得新勝利,平均每年減貧人數在1300萬人以上。大力推進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2016年全國每人平均住宅面積為40.8平方米。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重一直保持在4%以上。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形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持續下降,全體人民健康水準普遍提高。民生領域取得一系列開創性成就,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