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辛識平:高品質發展,連著你我幸福

2017-12-22 08:19: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高品質發展,連著你我幸福 

  辛識平

  隨著十九大後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高品質發展”成為社會熱詞。在這一被外界視為中國經濟“風向標”的重要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推動高品質發展這一根本要求,提出了8項重點工作。邁向2018,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溫暖人心的政策信號:實現高品質發展,為了13億人的幸福。

  高品質發展,是什麼樣的發展?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審視我國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時代背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人們不再滿足於吃飽穿暖,而是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簡言之,過去主要解決“有沒有”,現在則要著力解決“好不好”。高品質發展,從民生視角來看,就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在一些國外學者眼裏,“高品質發展意味著保證生活品質和創造財富一樣重要,這也是中國現在最關心、最希望達到的平衡”。

  高品質發展,鋪築補短板、強弱項、促共用的公平之路。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仍然突出。無論是“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的吐槽,還是對農村“空心化”的擔憂,或者是對區域發展差距拉大的反思,都在提示我們發展的短板不可忽視。從國際上看,一些國家之所以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懸殊、社會公平機制受到破壞,往往是深層癥結。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從打好精準脫貧等攻堅戰,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再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一系列部署,正是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高品質發展的價值導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宣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3億多中國人,一個都不能少!

  高品質發展,打通破解民生熱點、增強人民獲得感的幸福之路。“擇校熱”、“大班額”、醫療、就業、養老、住房、污染防治、個人資訊安全……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視野中,主動回應群眾關切、注重解決突出民生問題成為鮮明指向,引發廣泛社會共鳴。“再大的成就除以13億人都會變得很小,再小的問題乘以13億人都會變得很大。”提醒我們,民生無小事,民生連著民心。

  解決民生問題,關鍵是精準施策,找準突出問題及其癥結所在,週密謀劃、用心操作。針對住房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讓“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紮實落地;針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鼓勵社會資金進入養老、醫療等領域;針對環境問題,實施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這些舉措,聚焦民生痛點謀劃,找準問題“七寸”發力,為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帶來新希望。

  高品質發展的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新年的腳步近了,讓農民工及時拿到工錢,讓歸途順暢安全,新時代的高品質發展之路,就在我們腳下延伸,就在每一個黨員幹部的擔當與盡責之中。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