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鄉音農諺接地氣 基層群眾喜相迎

2017-12-21 09:49: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十九大精神在基層】 

  浙江湖州吳興區“小紅磚”廣播宣講團—— 

  鄉音農諺接地氣 基層群眾喜相迎 

  光明日報記者 陸健 

  “前兩天,給大家講十九大報告,講到了‘鄉村振興戰略’。今天,給大家講講我們鎮黨委政府提出的‘秀美東林’建設,這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啊……”浙江湖州吳興區“小紅磚”宣講團日前來到東林鎮青山村,為村民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宣講課。

  正在廣播裏侃侃而談的是宣講員徐成,他為這次宣講十九大精神做了精心的準備。“對村民來説,這類政策性的內容可能比較專業和難懂,我會想辦法把這些內容轉化得淺顯易懂,讓村民們都能聽得進去。”徐成對記者説。

  “村裏的廣播我要聽的,可以知道一些政策。”在家門口曬著太陽聽廣播的青山村村民戴惠琴表示,“現在對環境的保護我是看得見的,以前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養殖龜鱉,污染了湖水,現在好了,政府幫助我們綠色轉型,給了我們好環境。聽了廣播裏講的十九大內容,我對以後的生活是更期待了。”

  長期以來理論宣講的重點難點都在基層。從2008年起,吳興區組建了232人的“小紅磚”廣播宣講團,探索基層廣播宣講新模式,重點打造了面向農民群眾的“王金法廣播”和面向企業主、外來務工人員的“車間好聲音”兩個廣播宣講陣地,構建起了覆蓋全區廣大幹部群眾的宣講網路。目前,“王金法廣播”已宣講11萬餘期,“車間好聲音”已宣講2600余期。

  據吳興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小紅磚”這個名字也有特殊的含義。“‘小’是做到以‘小’見大,宣講形式小而精,宣講內容小而優,宣講時段小而活;‘紅’是以‘紅’載道,強化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學習和宣講;‘磚’是以‘磚’為鑒,磚取材于泥,要求廣播宣講員開展接地氣的基層宣講。”

  王金法是吳興區織裏鎮一名退休幹部,多年來堅持為農村群眾開展廣播宣講。鄉音農諺的播講方式,加上收聽便利、傳播即時的特點,村民樂於接受。2010年起,吳興區在8個鄉鎮、162個行政村推動廣播室全覆蓋、村村響,統一用“王金法廣播”命名。目前,“王金法廣播”已宣講11萬餘期、165萬多分鐘。

  吳興區織裏鎮是中國童裝之都,全鎮35萬人口中,就有外來務工人員25萬。吳興區探索將“車間好聲音”廣播覆蓋到企業車間。2013年起,投入800多萬元,在5200多家童裝企業安裝調頻廣播1.04萬隻,宣講收聽輻射面30萬人。

  十九大勝利召開以來,吳興區“小紅磚”廣播宣講團成員充分發揮自身紮根群眾、貼近實際的特點,依託162個行政村的“王金法廣播室”陣地和延伸至企業車間的萬餘只“車間好聲音”調頻廣播,固定宣講時段,以專人講、輪流講、雙人脫口秀等形式鋪開廣播宣講十九大精神。截至目前,已累計宣講320余期。“車間好聲音”宣講員還在廣播APP“蜻蜓FM”開設宣講欄目,擴大宣講覆蓋面,目前已推送十九大專題5期。

  同時,宣講團骨幹成員還走出廣播室,利用微黨課、文藝宣講、知識競答、集中朗誦等形式,深入農村文化禮堂、社區道德講堂、學校、企業,因地制宜地開展面對面宣講活動,朗朗上口的旋律和通俗易懂的內容,為群眾所歡迎。

  《光明日報》( 2017年12月21日 07版)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