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會被“經濟侵略”? 專家: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

2017-12-18 08:32: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朋輝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 柳直】美國將於18日公佈特朗普上臺以來的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由於美國強大的全球輻射力,多方都在緊盯。特朗普言辭犀利,“推特治國”,在許多問題上都曾立場反覆,而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是一份極為嚴肅、層級極高的政府文件,華盛頓可能在重大內政外交政策上有所定論。

  “今天在這裡我告訴你們,我永遠不會讓我國經濟發生不好的事情。”上週三,特朗普在白宮發表稅改演説時曾如此説道。《金融時報》稱,與前任相比,特朗普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貿易和經濟問題被大大突出。

  特朗普對經濟方面的側重看上去有很多原因,他商人出身,無論上臺後出訪還是迎接外賓,基本都會談到“生意”——在美國投資多少、買美國多少武器、給美國帶來多少就業等。他與華盛頓的建制派以及美國媒體的關係似乎“不共戴天”,他最大的反制武器就落在了經濟表現上,他推動稅改、任命新的美聯儲主席,在經濟方面發力,而2018年就將迎來國會中期選舉。2017年前三季度美國GDP增長大約3.3%,白宮官員稱如果沒有發生重大颶風災難,增長可能高達3.9%,而奧巴馬時期經濟年增長從未達到3%。不過,在美國也有不少人認為,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經濟增長主要是因為“運氣好”,是奧巴馬任期的政策慣性帶來的。

  美國高層對本國經濟增長的重視似乎可以理解,但如果到了神經質的地步就會顯得滑稽且危險。

  “當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侵略美國,無論是從安全上還是經濟、文化上,沒有一個國家比美國更能管理自己的經濟安全。如果按照美國在這份報告中的標準,那麼美國侵略了世界上的所有國家。”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17日對《環球時報》説,“讓美國再次偉大”應通過和世界合作,並在美國國內進行經濟改革的方式來實現,如果訴諸衝撞甚至對抗,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