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家談】宋清輝:“金磚”下一個十年更璀璨

2017年10月17日 07:03:00來源:台灣網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中國廈門召開。這次會晤非同凡響,因為這是歷史性的“關口”會晤。時至今日,金磚國家合作已經走過十年,十年彈指一揮間,但結下的纍纍碩果訴説著金磚合作國家的辛勞與希望,同時也為下一個十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五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已從12%上升到23%,貿易總額比重從11%上升到16%,對外投資比重從7%上升到1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這些成就可謂來之不易。

  正如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樹葉,金磚五國各自的外交戰略與側重點各不相同。但是,有一點則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金磚五國渴望加強經濟合作,渴望在全球市場擁有更多話語權以此推動全球秩序變革、維護國際和平穩定的訴求是完全一致的。因為同一個夢想讓金磚五國走到一起來,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也是非同尋常的一個國際組織。

  與此同時,中國多次向外界申明自己對金磚的立場:希望將金磚組織打造成促進南南合作、通過全方位合作對話機制,就重大國際地區事務共同發聲,同時推動發達國家履行支援承諾、帶動其他發展中國家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

  金磚十年,在金融合作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因為要想“盤活”成員國經濟,金融合作是一道必過之“門檻”。例如2015年成立並開始運營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規模為1000億美元,五國各佔20%份額。如今已過去兩年,運作已經步入正軌。據清暉智庫數據顯示,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製成立6年來,已經簽署了8份多邊合作協議,涉及本幣授信、可持續發展和基礎設施融資等多個領域。另外,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已投入運作以及落實《金磚國家經濟夥伴戰略》取得積極進展。當時設立緊急援助資金的初衷是幫助成員國應對金融危機,但現在看來此舉有望成為“南南”經濟合作的標桿。

  十年來,金磚國家合作成果已經遠遠超過經貿合作範疇。五國在日趨複雜的國際舞臺上堅定攜手前行,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有能力而且有責任為建立全球治理新架構做出重要貢獻。這些成果的取得,也與中國貢獻的智慧與努力是分不開的。

  從2014年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在上海正式成立,到2017年中國提出“金磚+”的概念,中國對金磚國家的投入與詮釋較之以往都有大幅度提升。2013年的德班峰會上,習近平提出金磚國家合作的四大目標。2015年的烏法峰會上,習近平又提出金磚國家應構建“四大夥伴關係”。由此不難看出中國在“金磚集團”發展與合作上不遺餘力的付出與貢獻。正像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説的那樣,為了構築夥伴關係、實現共同發展的宏偉目標走到了一起,為了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走到了一起。

  過去的十年儘管成果璀璨,但也只是金磚合作發展歷史過程中的一個小小里程碑。未來還需要五國甚至更多“金磚+”國家共同書寫多個成果顯著的“十年”。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局勢動蕩不安、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大背景下,已經走過前一個十年的金磚國家合作快車,相信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的帶領之下,從中國廈門出發,順利地駛入下一個十年。

  可以預見,金磚國家合作下一個十年,金融經貿合作會向縱深發展。比如加強國與國之間宏觀層面的溝通和協調、並在財金合作、推動金磚開發銀行發展、繼續完善稅收和金融等方面繼續發力。另外,下一個十年,金磚五國合作範圍綜合性將會更強,覆蓋面也將會更廣。從經貿為主的經濟合作擴展到政治、人文、全球化治理以及全球資訊安全等領域合作。

  “獨木難成林”。這次中國廈門峰會,中國提出了“金磚+”理念,目的是擴大金磚國家朋友圈,進而促進實現全球共同繁榮的目標。同時,結合中國政府倡導的“一帶一路”更加包容的多邊貿易體系,無疑向外界集中展現了中國政府在全球治理過程中的擔當與努力。當然,這也顯示出金磚國家之間的“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

  風好正楊帆,金磚合作的下一個十年正向我們走來,金磚合作必將激蕩世界。(作者係著名經濟學家、台灣網特約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